在頂層設計不斷優化之下,創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正逐漸落地。
距離國辦一號文發布已有8個月,政府投資基金的發展在“量”和“質”上都迎來了深刻的變革。在近期由母基金研究中心舉辦的2025第六屆中國母基金峰會上,多位地方政府投資基金負責人都紛紛感觸這項頂層設計給行業帶來的變化,重點體現在政府投資基金正從“數量擴張”邁向“質量提升”,開啟了創投行業一個全新的發展篇章。
政府引導基金總管理規模同比下降24%
根據母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上半年中國母基金全景報告》,截至6月30日,中國母基金全名單共涵蓋460家機構,總管理規模達34845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底下降23.7%。
從具體分類來看,460家母基金包含338家政府引導基金、112家市場化母基金以及10家專注S基金業務(無正常母基金業務)的機構。其中,政府引導基金總管理規模29973億元,較2024年底下降24%;市場化母基金總管理規模4829億元,同比下降22.4%;S基金總管理規模43億元,規模相對穩定。
對于規模下降的原因,水木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母基金研究中心創始人唐勁草解釋稱,在本次統計中,研究中心對不再開展母基金業務、轉向直接投資的機構,已完成退出或清算的母基金,以及發生出資退回的母基金均進行了減計處理。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不少政府引導基金調整業務方向,將重心轉向直投業務,不再對其子基金進行出資,這類機構已不符合“母基金”的核心定義,因此被排除在統計范圍之外,形成“直投暖、母基金冷”的行業階段性特征。
此外,2025年上半年母基金新設情況同樣呈現顯著下降趨勢。數據顯示,上半年新發起成立的母基金共33只,總規模1970.17億元。其中,政府引導基金新發起31只,規模798.04億元;市場化母基金新發2只,規模80億元。與2024年同期相比,新發起政府引導基金規模降幅達66%,市場化母基金規模降幅50%,新設規模近乎“腰斬”。
唐勁草分析指出:“招商引資曾是地方政府設立母基金的核心動力之一,若政府投資基金失去這一功能,將直接影響地方設立政府引導基金的積極性?!奔又斍翱h級政府對新設基金實施嚴格管控,進一步限制了母基金數量與規模增長,尤其在創投類母基金領域表現更明顯。
他還提到,根據國辦一號文規定,政府投資基金按投資方向分為產業投資類基金和創業投資類基金,其中明確鼓勵創業投資類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模式,但由于創業投資類基金本身投資風險較高,一旦失去招商引資的驅動,地方政府設立該類母基金的意愿將大幅降低。
政策導向推動行業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
盡管母基金行業規模出現調整,但相關數據傳遞出明確信號:政策正引導行業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這一轉變在返投優化、運營模式調整、基金遴選標準變化等方面均有體現。
唐勁草強調,當前政策已清晰引導母基金行業以“功能定位精準化、資源統籌高效化、考核體系科學化為核心發展方向”。2025年各地政府新設母基金時,更注重長期投資導向與資金使用效率,“既體現出地方財政對資金投向的審慎態度,也標志著中國母基金行業正逐步回歸理性,朝著規模適度、布局合理、運作規范的高質量發展路徑邁進”。
在返投優化方面,多位行業機構負責人分享了實踐經驗。上海國投先導公司總經理溫治表示:“從國辦一號文發的指導精神之后,實際上給了政府母基金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導,傳統的政府引導基金再升格,不是簡單完成返投任務。我們通過生態打造、產業賦能和科技早期的銜接布局以及未來龍頭鏈主的培育,從這些角度來說,如果能形成良好的生態建設,產業的集聚效應自然而然就起來了。”
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公司董事長卓仁華則提到地域限制的放寬:“我們針對統一大市場之后,對基金的注冊地要求也沒有這么高,外地只要符合重慶產業的投資方向,一些優秀的基金管理人能助力重慶產業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參與?!?/p>
深創投集團華北投資部負責人呂豫表示,在返投比列和返投認定上,各地政府引導基金已經逐步優化。呂豫指出:“返投和返投出資比例上會有一些變化,最重要的是實行省級部署統一規劃,以后不再是各地自由發展的狀態,肯定在省市各級,有可能是一部分的縣整體規劃?!彼J為,只有這樣,才能與市場化基金的規模和專業化相匹配,政府的母基金加強產業子基金和機構的規?;I化正好形成了互動,形成了共振,這樣做資源配置避免重復的分散消耗,提高效率。
在基金遴選標準上,機構的關注點也更聚焦于專業能力與產業適配度。溫治表示:“我們從遴選方面看中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尤其是它對新的科技產業變化上能否不斷地迭代管理人的管理模式,基金內部的管理模型也要跟隨市場的變化和科技產業需求變化,提升管理能力,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
招商局資本執委會委員朱正煒則從“反內卷”的角度提出見解:“‘反內卷’的其中一個方面在于各個地方現在越來越多意識到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也好,股權項目的招引也好,需要更多和當地的一些產業基礎和規劃中的一些戰略產業要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所以,在一些其他地方的引導基金的投資中,越來越關注管理人對產業深入的程度,能不能真正把產業當中的某些節點,某些環節真正引進來,建成一個帶有配套的,產業鏈相對完整的布局。”他表示,如果有這個能力,并且有項目儲備,這樣的管理人可能得到更多支持。
此外,子基金層面也出現變化。呂豫指出,子基金的考核將更加精細化,對管理人的選擇也將更趨市場化,這一系列調整共同推動母基金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