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后,ETF-FOF迎來大擴容。
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截至9月5日,一共有12家機構申報了17只ETF-FOF,其中16只在2025年內申報。包括9月4日和9月1日申報的2只產品在內,平安基金等公募旗下的ETF-FOF已不少于4只,招商基金、鵬揚基金等申報的ETF-FOF不少于2只。
基金公司對ETF-FOF的本輪布局,得益于市場行情回暖、ETF規模突破5萬億元等因素。但由于ETF品種日趨多樣復雜,這對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十多家基金公司布局ETF-FOF
從產品分類上看,ETF-FOF不是ETF產品,而是一種將80%以上非現金底層資產配置ETF的公募FOF產品。在此之前,FOF以主動管理型基金為配置對象,較少聚焦被動指數基金。在基金公司大力布局之下,ETF-FOF逐漸成為FOF中的創新型產品。
根據Wind統計,9月5日正在發行的ETF-FOF有興證全球盈豐多元配置三個月持有(ETF-FOF)等產品。從招募說明書來看,這是一只權益型FOF,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為基金資產的60%-95%,投資公募基金的資產比例不低于80%,其中投資于ETF的比例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二季度以來,已有中歐積極多元配置3個月持有、平安盈軒90天持有期兩只ETF-FOF成立,成立規模均在5億元以上,合計有效認購戶數接近1萬戶。其中,平安盈軒90天持有期是一只債券型FOF。
和成立產品相比,申報ETF-FOF的產品和基金公司更為可觀。根據證監會官網,截至9月5日,全市場一共有來自12家機構的17只ETF-FOF申報,其中16只產品是在2025年申報。9月4日和9月1日,平安基金先后申報平安盈順和平安盈安兩只產品,加上此前申報的平安盈達和平安盈軒,平安基金旗下的ETF-FOF已不少于4只。
9月以來,還有華富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三家公募申報了ETF-FOF。8月和7月,鵬揚基金上報兩只ETF-FOF,浦銀安盛基金、招商基金、博時基金均有ETF-FOF上報。而在今年上半年,則有大成基金、上銀基金、中歐基金、興證全球基金等公募上報ETF-FOF。
上述ETF-FOF在獲批后,將陸續進入發行、成立、運作環節。截至9月5日,17只產品中僅有2只成立。
行情回暖和ETF蓬勃發展是助推手
實際上,基金業內很早之前就已提出ETF-FOF設想,以此作為FOF創新的細分方向。2021年在交易所推動下,來自工銀瑞信、富國、華夏、萬家等公募旗下的ETF-FOF成立,成為最早一批“吃螃蟹者”。
以華夏優選配置(FOF-LOF)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募集規模5.35億元。該基金發行時的招募說明書顯示,該基金投資于股票型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 80%。從該基金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報來看,其基金資產的倉位高達93.61%,前十大重倉的ETF包括了富國中證800銀行ETF、華夏恒生ETF、鵬揚中證數字經濟ETF、博時上證超大盤ETF等。
成立于2021年11月的工銀睿智進取一年封閉(FOF-LOF),投資于股票型ETF的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80%—95%,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資產的持倉倉位同樣在90%以上,前十大重倉基金有港股通互聯網ETF、港股創新藥ETF、科創芯片ETF等。
由于2021年以來FOF整體發展情況頗為平淡,早期的ETF-FOF試點并沒有進一步擴大。直到2025年,在市場行情回暖和ETF整體規模突破5萬億元等有利條件下,基金公司重啟動ETF-FOF布局。中信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FOF重倉持有ETF的占比約為9.2%,上半年主要增持短融ETF和港股ETF。
“國內ETF產品體系日益完善,數量超過1200只,規模超5萬億元,涵蓋寬基、行業主題、商品、跨境等多元產品線,為FOF提供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強透明度的底層資產。”工銀瑞信基金FOF投資部基金經理周崟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相較傳統主動基金,ETF在費率、流動性、透明度、風格持續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有助于提升FOF產品的可解釋度與可管理度。
對資產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ETF-FOF興起,業內人士對FOF發展前景寄予厚望。但由于ETF品種日趨多樣復雜,這對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FOF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不止于專業選股,而更在于多元配置。”興證全球基金的基金經理劉水清表示,相較于單類別投資工具,FOF能在權益、固收、商品、黃金、海外等多元資產中尋找更優組合。這種“配置工具箱”式的管理,是普通投資者甚至單一策略基金難以獨立實現的。
但這也需具備相應的資產配置能力。劉水清認為,首先需要的是基準框架搭建能力,其次是在這基礎上做出超額收益的能力。此外,捕捉各類套利和定價失真機會的能力也很重要,包括利用QDII折溢價的情況進行套利,或參與網下IPO的機會,或者大宗交易來取得超額收益。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吳粵寧表示,FOF配置ETF考驗的是管理人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基金經理不僅需要扎實的宏觀經濟分析和市場洞察力,還需要具備靈活調倉能力和回撤控制功底。此外,ETF產品范圍廣泛,基金經理需深入研究行業和主題配置策略,優化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面臨的挑戰方面,周崟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做資產輪動的難度較大,尤其是近幾年市場頻繁受到各種沖擊因素影響,資產配置方法和模型容易失效;部分ETF工具流動性不足、跟蹤誤差大等。后續隨著ETF-FOF產品數量增加,可能會趨于同質化,需在策略創新與差異化競爭中形成核心優勢。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