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證券時報等媒體開展“我在‘十四五’這五年上市公司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今年恰逢“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之際,恰逢高測股份成功登陸科創板五周年。這五年,高測股份以科創板上市為契機,在資本市場賦能下深耕科技創新、突破產業瓶頸,其成長軌跡正是上市公司踐行“十四五”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產業升級要求的生動縮影。
2020年8月7日,高測股份成功登陸A股科創板,開啟了資本市場的嶄新篇章。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高測股份堅守“自主創新技術立企”的初心,以技術為核心,市場為導向,實現跨越式發展。
錨定“十四五”產業方向 構建多元增長曲線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高測股份緊扣這一核心要求,以“橫向做廣、縱向做深”為破卷之道,實現跨材料、跨行業的能力復用,完成從“細分龍頭”到“多賽道創新者”的戰略躍遷。
上市之初,高測股份已是光伏硅片切割領域的細分龍頭;五年來,公司錨定“十四五”重點支持的半導體、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領域,逐步向泛半導體與前沿賽道延伸——先是切入半導體、碳化硅、藍寶石等泛半導體賽道,成為技術新秀;后又響應《“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加強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專用材料、核心元器件”的部署,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行星滾柱絲杠磨削設備研發。
每一次技術遷移、每一輪場景拓展均“謀定而遠行”,以敏銳的戰略洞察力持續構建多元增長曲線,為后續技術突破與產能落地筑牢方向根基。
圍繞“十四五”規劃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部署,高測股份立足專業化精細分工,聚焦精密切割、精密磨削、電鍍化學等關鍵領域構建平臺化技術體系,從“技術跟隨”到“標準定義”,持續破解行業技術痛點。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效專利達1108件(另有軟件著作權71件),較2020年上市之初增長超4倍,技術探索成果顯著。
資本市場賦能 加速技術成果轉化
科創板作為“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的資本市場平臺,為高測股份的技術創新與產能落地提供了關鍵支撐。上市以來,公司將科創板募集資金精準投向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以“研發驅動+高效落地”為引擎,在行業周期中淬煉韌性,快速將“十四五”時期的技術探索轉化為實際產能與市場競爭力。
2021年1月,研發技術中心擴建,配置高精密測試設備;2021年12月,金剛線產業化項目投產,具備320萬公里金剛線產能;2021年12月,光伏大硅片研發中心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投產,具備5GW切片產能;2022年10月,高精密數控裝備產業化項目投入使用;2022年12月,樂山12GW機加及配套項目投產,具備12GW硅棒加工產能;2022年12月,樂山6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項目投產,具備6GW切片產能;2022年12月,建湖(一期)10GW單晶硅片項目投產,具備10GW切片產能;2023年10月,建湖(二期)12GW光伏大硅片項目投產,具備12GW切片產能;2024年6月,宜賓(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項目投產,落地總產能63GW;2024年12月,壺關(一期)4000萬千米金剛線項目投產,金剛線年產能1.5億km。
業績與責任并行 踐行上市公司使命
在戰略、技術、產能的協同驅動下,高測股份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積極履行“十四五”期間上市公司的責任與使命,做到“業績增長”與“價值共享”并行。
2020—2025年,高測股份以上市為起點開啟騰飛之路,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五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56.5%。強勁的盈利能力為穩健分紅提供堅實支撐,高測股份踐行“十四五”期間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責任要求,每年進行現金分紅,2020—2025年共實現現金分紅9.25億元,與投資者深度共享價值。
五載耕耘,高測股份以“自主創新技術立企”的初心,完成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新征程開啟的交匯點,高測股份將繼續秉承“誠實、平等、進取、價值”的核心價值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夯實精密切割、精密磨削、電鍍化學等平臺化技術根基,加速泛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的布局,向“國際化企業”目標邁進,以多元曲線的快速成長,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上市公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