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多,威馬汽車再次傳來大消息!
9月6日,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威馬汽車”)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致供應商白皮書》(簡稱《白皮書》),宣告公司在歷經波折后,即將恢復生產,并制定了一份2025年至2030年的發展規劃。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簡稱“翔飛”)以威馬汽車重整投資人和新股東的身份,向供應商發出倡議,希望供應商配合威馬汽車復工復產。
2030年挑戰產量100萬輛、營收1200億元的目標
依據2025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準的重整計劃,翔飛全面接管了威馬汽車等四家核心企業的運營。目前,新團隊正全力以赴推動威馬EX5和E5車型在溫州基地快速恢復量產。
復工復產的背后,新威馬汽車獲得了來自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政策方面,溫州市政府及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已成立專項工作組,協助重整后的復工復產工作,包括協調浙江及溫州本地供應商,促進合作并解決歷史問題;資金方面,在溫州市政府的支持指導下,新股東翔飛正與當地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對接溝通,以股東的優質資產等作為增信開展融資,為新威馬汽車復工復產所需的設備升級、供應鏈恢復和運營擴展資金提供保障。此外,多方還正在努力恢復了新威馬汽車的信用評級及銀行信用評級,以增強金融機構和供應商的合作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透露了新威馬汽車復產及未來發展規劃。復興階段(2025—2026年),新威馬汽車計劃今年9月復產EX5/E.5車型,確保年產銷1萬輛,爭取實現產銷2萬輛,并布局泰國KD工廠,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2026年計劃量產10萬輛。發展階段(2027—2028年),目標年銷量從25萬輛躍升至40萬輛,同時量產高階輔助駕駛車型,并通過AI賦能研發、生產、營銷全鏈條,啟動IPO籌備。跨越階段(2029—2030年),計劃在2030年挑戰產量100萬輛、營收1200億元的目標。
在產品規劃方面,新威馬汽車將覆蓋純電與增程兩大技術路線,計劃在未來5年推出超過10款新車型。產品將涵蓋從A00級到C級的轎車、SUV、MPV和跨界車等各類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完善產品矩陣,提升市場份額。
為了保障復產及后續發展計劃的順利實施,翔飛表示,初期預計投資10億元,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設備升級、供應鏈恢復和產品開發等關鍵領域。目前,翔飛已從全國各基地調配并組建了一只143人的專業團隊,其中包括78名翔飛員工和55名前威馬員工,并正在加快招聘,目標形成400人的核心團隊,確保新威馬汽車具備快速恢復企業經營的能力。
《白皮書》還顯示,新公司將嚴格按照法院批準的重整計劃,按計劃、按比例清償供應商貨款。目前,新威馬汽車已完成與全部供應商的聯絡,絕大多數供應商已表態愿意與新威馬共同發展,少數供應商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正在積極解決中。此外,基地設備設施、生產、運營團隊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復工復產工作,已在2025年8月份恢復具備量產能力。同時,對于銷售端,重啟經銷商網絡所建立的海外市場已經獲得明確的訂單。
接盤的“白衣騎士”何許人也?
翔飛這位威馬汽車背后的“白衣騎士”何許人也?天眼查顯示,翔飛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冊資本1億元,法定代表人與實控人是黃晶。值得注意的是,黃晶同時也是昆山寶能汽車有限公司的實控人。此外,翔飛持有深圳市悠寶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99%的股權,后者法定代表人張曉,是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同時還在寶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昆山寶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多個公司任職。
據南方都市報此前報道,今年6月,深圳市羅湖區梨園路寶能汽車展示中心內,停放著兩臺威馬汽車。店內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威馬汽車已經被寶能汽車“收購”。另有寶能汽車內部人士稱,寶能汽車正在與威馬汽車交接生產資質等資產。從層層股權關聯和種種跡象可分析,翔飛或最終指向寶能的汽車產業版圖。
寶能集團在汽車產業方面有著長期布局,曾投資觀致汽車等項目,具備一定的行業經驗和資源整合能力。寶能汽車旗下乘用車品牌悠寶利,曾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今年6月,首批A00級轎車“悠寶利A3”從深圳寶能汽車工廠下線。但截至目前,悠寶利A3仍未上市。而且,近年來,寶能集團自身同樣面臨著債務壓力和經營挑戰,8月13日,該集團新增3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8.1億余元。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現存70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501億元,并有多條限制消費令、失信被執行人及終本案件信息。
也正因此,市場尤為關注的是,作為新股東的翔飛及背后潛在資金方,是否具備長期 “輸血” 的意愿與實力,這一因素將直接關系到新威馬能否在激烈競爭中存活。更重要的是,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行業洗牌正在加速,新威馬汽車能否在背著債務負擔的情況下,迎接來自市場強勁競爭對手的壓力,仍有待觀察。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