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只省級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浙江空港低空經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浙江省低空基金”)近日完成中基協備案。
浙江省低空基金目標總規模30億元,首期10億元,由浙江省機場集團下屬浙江空港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省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臺州市科創集團、臺州灣新區相關單位共同發起設立,由富浙基金公司擔任基金管理人。
浙江省低空基金在報批階段已全面啟動項目儲備,目前首批項目已進入決策,有望近期落地。
未來低空經濟創新中心理事長羅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基金是產業發展重要的金融保障,尤其在新興行業起步初期可以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各地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期,加大對低空飛行器和低空經濟核心技術的引進和培育。產業基金是國內統一大市場背景下可以使用的、為數不多的手段之一。
記者注意到,浙江省低空基金采用“雙GP雙國資”管理模式,即由浙江空港私募基金和浙江富浙私募基金強強聯合,再加上臺州市產業基金、臺州循環公司下屬東投集團的多元參與,形成“省級統籌+市級支撐+區級落地”的資本協同網絡。基金經營期限設置為“5年投資期+5年退出期+1年延長期”,為長期資本運作提供了充足空間。
該基金的注冊地為浙江省臺州市臺州灣新區,而臺州灣新區是浙江省低空產業的高地之一。近年來,臺州灣新區聚焦低空經濟產業招商,以航天彩虹、北方長鷹、星空智聯為龍頭,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80家。今年以來,臺州灣新區還引進了國星宇航算力衛星總部項目、蜂巢無人機項目、蘇州華震、慧眼光電等一批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零部件項目。
臺州循環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葉志敏表示,浙江省級基金的落地,將進一步助力臺州打造“全國領先的低空產業創新策源地、全國先進的無人機產業高地、長三角陸海聯動的低空經濟服務示范區”。
縱觀臺州市六大未來產業基金,浙江省低空基金也是其中首只落地基金。據臺州市科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基金發展部經理趙存偉介紹,基金投資方向緊扣低空經濟核心領域,覆蓋低空飛行器制造、基礎設施建設、文旅運營服務、交通運輸、物流、工業巡檢、消費、公共治理,以及商業衛星制造、商業火箭、星座運營等上下游產業鏈,構建起“空天一體、產用融合”的全產業鏈投資矩陣。
為了爭創“天空之城”,近年來各地已拿出真金白銀,陸續成立產業基金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企查查顯示,國內已有25只以“低空”冠名的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專項母基金等。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省市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合計總規模達到千億元級別,形成“東部沿海領先、中西部加速追趕”的格局。
例如,今年7月,河南低空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完成備案。這是河南省首只低空產業基金,總規模20億元,首期備案規模5億元,注冊地為鄭州航空港區。7月份的消息顯示,基金管理團隊正深入對接首批儲備項目,首個擬落地鄭州航空港區的無人機整機制造項目已在籌備簽約事宜。
另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上海低空產業基金年內將成立。上海將通過組建上海低空經濟研究院、華東低空經濟產業聯盟、上海低空產業基金等,構建“政—學—研—產—投—用”閉環運營體系,以產業資源、資金力量賦能低空前沿技術成果轉化。
“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將會普及到每一個城市。未來,可能每個城市都會成立一只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羅軍對記者表示,“不過,大多數產業基金雖然成立了,資金并沒完全到位,且大多數產業基金都由國資出資,民營資本參與比例不高。”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