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圖為教練機梯隊接受檢閱。
新華社記者孟永民攝
圖②:紀念大會現場放飛和平鴿。
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圖③:儀仗方隊接受檢閱。
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核導彈第二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新華社記者劉續攝
80響禮炮震徹云霄。
國歌奏響,全場齊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雄壯的軍樂聲中,習近平乘車沿長安街檢閱部隊。受閱部隊軍容嚴整、意氣風發,鐵甲戰車整齊列陣、威風凜凜。
閱兵分列式開始,45個受閱方(梯)隊依次經過天安門前。雄師列陣,氣勢如虹;戰旗獵獵,鐵流滾滾;戰鷹呼嘯,振翅長空。
當《歌唱祖國》響徹廣場,8萬羽和平鴿振翅高飛。大江南北、長城內外,14億多中國人心潮澎湃:“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是勝利的歌唱,這是勝利日的模樣。
歌聲壯懷,許多面容在眼前浮現。
那是浴血奮戰的英勇戰士。是“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的抗日將領左權,是“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巾幗英雄趙一曼,是臺兒莊血戰,是平型關大捷,是麻雀戰、破襲戰,是地道戰、地雷戰……是380余萬中國軍人抗戰中血染疆場,才有了今天的煙火尋常。
那是毀家紓難的父老鄉親。多少母親送兒上戰場,多少妻子送郎打日寇,多少工人舍命生產,多少商人傾盡家財。南洋華僑鄭潮炯“義賣抗日”,臺灣霧峰林家三代人接續斗爭,在香港教書的李淑桓先后把7個孩子送上抗日前線……今天重溫這些歷史,誰能不為之動容?
那是義無反顧的國際友人。蘇聯飛行員庫里申科來華作戰,加拿大醫生白求恩救死扶傷,德國商人拉貝保護中國難民,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報道抗戰壯舉……對支援和幫助過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80年歲月流轉,當年歷史不可忘;80年勇毅前行,天翻地覆慨而慷。今日之中國,已是全新的模樣。
捍衛和平,我們擁有強大力量。受閱的威武之師,也是和平之師。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完全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鑒往知來,我們滿懷必勝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國家富強之路、民族復興之路,也是和平發展之路、合作共贏之路。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永遠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舉行閱兵,就是要再次宣示中國的決心: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歷史承載過去,也啟迪未來。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紀念是一記警鐘,能夠讓人重視守護和平的責任。
勝利日閱兵的意義,不僅在于回顧歷史,更在于面向未來——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正義的信念不可動搖,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戰勝!
當鑄劍為犁、永不再戰的理念深植人心,當發展繁榮、公平正義的理念踐行人間,那便是一個更宏大的“勝利日”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