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17時,A股游戲板塊26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7家企業披露2025年半年報,其中,7家實現凈利潤增長,1家扭虧,2家減虧。
“今年上半年,游戲行業整體向上,其中AI技術運用與游戲業務‘出海’是最核心的兩大亮點。”北京艾文智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曹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整體呈增長態勢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近日發布的《2025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游戲行業上半年整體呈增長態勢,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80億元,同比增長14.08%;游戲用戶規模近6.79億,同比增長0.72%。
《報告》顯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移動、客戶端、主機游戲市場收入同比增長,網頁游戲市場收入同比下滑。其中,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253.09億元,同比增長16.55%;客戶端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54.03億元,同比增長4.86%;主機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0.34億元,同比增長29.78%;網頁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2.03億元。
版號方面,據國家新聞出版署數據,上半年共計發放757個國產游戲版號,總數較2024年上半年進一步增長。其中,6月份單月國產游戲版號發放量147個,創下2022年以來的數據新高。
在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的企業中,湖北盛天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天網絡”)歸母凈利潤為5230.43萬元,同比增長1186.02%;游族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游族網絡”)歸母凈利潤5015.53萬元,同比增長989.31%;浙報數字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數文化”)歸母凈利潤3.77億元,同比增長156.26%。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認為,市場收入與用戶規模同步增長,得益于多個因素:一是多款游戲新品上市后表現不凡,超出預期;二是多款長青游戲運營良好,收入穩中有升;三是電子競技和小程序游戲增長勢頭強勁。
行業發展拓展空間
今年4月份,商務部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提到,發展游戲出海業務,拓展應用場景,布局從IP打造到游戲制作、發行、海外運營的產業鏈條。
近期,在半年報披露的同時,多家游戲上市公司通過公告、投資者互動平臺等渠道,披露了公司在AI技術運用以及游戲業務“出海”的成果。
盛天網絡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積極拓展海外游戲市場,游戲出海業務收入實現顯著增長。公司旗下融合機甲美少女與經典GVG格斗玩法的3D競技游戲《星之翼》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韓國及東南亞地區發行。在AI領域,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款AI社交出海產品,預計在今年正式進入海外市場。
三七互娛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基于自主研發游戲領域行業大模型“小七”及引入行業先進的外部大模型集群,構建40余種AI能力,打造企業AI能力底座,并為公司各類通用及專業系統全面賦能。
游族網絡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旗下“AI創新院”目前已構建起貫穿研發、發行全鏈路的AI賦能體系,已實現從版本發布、平臺接入、市場推廣等發行全流程的工具化覆蓋;此外,公司通過探索AI玩伴“小游醬”以及智能NPC等創新實踐,顯著提升了玩家的情感鏈接和沉浸感。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與英偉達在AI技術與應用等領域積極開展交流和合作,借助英偉達OmniverseAudio2Face應用、ACE平臺、光線追蹤與DLSS技術等。
“AI技術迭代的加速,促使其在游戲全流程的應用不斷深入。”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內容創作環節,AI賦能可快速生成劇情、場景等素材;玩法優化上,可依據玩家數據分析實現個性化調整;本地化翻譯中,借助AI大模型提升翻譯的準確性與效率,為游戲產業革新帶來廣闊前景。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依托AI的玩法創新類游戲正增多。隨著研發深入,未來有望開創全新游戲類型與商業模式,重塑游戲產業格局。在AI、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突破下,游戲行業的發展將會持續迎來新空間,相關上市企業有望在海內外市場同步實現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