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寧德時代(300750)宜春鋰礦項目復產進展,擾動了資本市場。9月11日,證券時報記者獲得了關于這次復產工作會議更為詳實的信息。
9月9日上午9時20分,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資源有限公司(下稱“宜春時代”)召開“宜春時代枧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宜春時代總經理主持會議,專題推進枧下窩鋰礦復產工作。
此次會議上,宜春時代作出了多項重要決策,并對相關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大致內包括:
第一,將枧下窩鋰礦停產后,調配已應援到電池廠的第一批原礦區員工盡快召回,第二批員工停止應援調配;
第二,梳理采礦、選礦、冶煉環節,拉通供應公司、檢查生產設備,確保復產時一切就緒;
第三,做好啟動前安全檢查(Pre-startup Safety Review),重做安全聯鎖測試,保證復工復產安全;
第四,復產后盡快實現滿負荷生產;同步對接龍蟠科技、天華新能兩家碳酸鋰冶煉合作方,要求其做好準備工作;
第五,預計復產后,碳酸鋰將供過于求,要做好降本工作,采礦、選礦、冶煉全流程執行降本計劃,確保在碳酸鋰低價區間,仍能保持成本競爭力。
據了解,枧下窩鋰礦是江西宜春最大的鋰云母礦,該礦山評估設計項目建設投資為21.58億元,枧下窩礦區可采儲量為7.75億噸。年開采原礦約3000萬噸,折合碳酸鋰產能約11萬噸,占國內碳酸鋰產能約8.5%。
在此次復產工作會議上,宜春時代方面認為,經過持續技術升級、精益管理,枧下窩鋰礦已具備低成本生產能力。枧下窩鋰礦復產及滿產后,預計將推動碳酸鋰價格回落至停產前的低價區間。
枧下窩礦區停產前,國內碳酸鋰的價格是多少?公開資料顯示,今年6月,國內碳酸鋰價格一度跌破6萬元/噸,下探至5.8萬元/噸附近。隨后,伴隨著枧下窩礦區的停產傳聞,以及宜春要求8家涉鋰企業完成編制收儲核實報告等事項,國內碳酸鋰價格開始回升。到8月9日24點枧下窩礦正式停產,現貨市場的碳酸鋰價格,已漲至7萬元/噸附近。
從資本市場來看,枧下窩礦區復產計劃,對碳酸鋰市場產生了影響。
期貨方面,9月10日,國內碳酸鋰主力合約以6.9萬元/噸開盤,與6.84萬元/噸的跌停價僅一步之遙。9月11日,碳酸鋰主力合約的價格有所回升,收盤于7.1萬元/噸。現貨方面,9月11日,SMM電池級碳酸鋰指數價格72804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下跌610元/噸。其中,電池級碳酸鋰7.1萬元—7.47萬元/噸,均價7.285萬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下跌600元/噸。
“枧下窩鋰礦復工及快速滿產后,將進一步提高國內鋰資源自給率,保障鋰行業資源安全。”業內人士對記者稱,2024年,我國鋰資源量全球占比約23%,鋰資源年產量僅可滿足國內需求3成左右,對外依存度高達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