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聶英好
2025-09-11 18:27
“我們希望用好AI大模型,為用戶提供可用、夠用、好用的普惠金融服務”。9月10日,螞蟻消金首席科學家康宇麟在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見解論壇上表示。
康宇麟指出,AI大模型為風控科技賦予了全新能力,能夠像人一樣去思考,通過大模型大幅拓展用戶畫像維度,顯著提升碎片化客群PD模型的性能,進而輸出個性化風控決策。從而實現傳統金融風控難以達成的目標,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的普惠性與安全性。
數據顯示,2024年,螞蟻消金累計服務的消費者中,有1.27億是新市民群體,新開通花唄用戶中沒有信用卡使用記錄的占到80%,可識別職業類型的用戶中藍領用戶占比約50%。
在過去十年間,中國消費金融經歷了充分發展,但金融供給的錯配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新藍領等群體,低利率的普惠金融供給仍有不足。
“我們一直通過技術尋求解決這些問題”。康宇麟介紹道,在經歷了“自動化階段”、“智能化階段”后,螞蟻消金從2023年起開始探索AI風控應用。他認為,這標志著信貸風控管理從“規則驅動”到“數據驅動”,最終邁向“認知驅動”的躍遷。
康宇麟指出,AI大模型的出現,帶來了3個全新能力:知識理解、碎片信息學習和知識推理,為風控科技注入了全新動能。“大模型實現了傳統風控難以達成的突破:首先,它能自主挖掘更多特征,捕捉專家曾忽略的視角,大幅豐富用戶畫像維度;其次,可高效學習碎片化信息,顯著提升碎片化客群的模型性能;最后,能學習人工審核專員的審批邏輯,進而制定‘一人一策’的風控策略。”
人工智能技術正加速從“技術探索”邁向“產業落地”,金融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場景豐富的領域,已成為AI技術應用的“主戰場”。康宇麟坦言,相信隨著大模型能力的持續升級,未來可以為每一位用戶配備專屬的AI信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