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北京、浙江等多省份陸續啟動今年流感疫苗預防接種工作。一則“公費流感疫苗單價降至5.5元”的消息引起業界關注。
9月1、2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北京)先后發布2025年北京流感疫苗免疫類和非免疫類招標采購項目的中標公告,華蘭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稱“上生所”)、北京科興三家疫苗廠商中標“免疫類”項目。
其中,上生所的三價流感疫苗中標價5.5元/支,創公費流感疫苗市場的價格新低;華蘭生物的三價流感疫苗中標價為10元/支。
上述中標價甚至低于部分地區的疫苗接種服務費。第一財經了解到,目前部分地區對二類疫苗收取接種服務費,標準往往為6~25元/劑次。其中,北京多家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反映,對自費疫苗收取25元/劑次服務費。
圖表來源: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北京)
流感疫苗為非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又稱“二類疫苗”),但被北京等多地納入地方免疫規劃或民生實事工程,為符合條件的重點人群免費接種,該類疫苗通常由地方財政埋單,也即所謂“公費疫苗”。在北京,流感疫苗免費接種的人群包括60 歲以上京籍老年人、所有在校的各類中小學校學生以及養老機構一線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下半年流感疫苗在地方政府采購中跌破10元/支之后,今年以來,國產三價流感疫苗在公費市場上價格多次探底。
5月中旬,復星雅立峰以8元/支的三價流感疫苗價格中標了“深圳市在校中小學生免費流感疫苗接種項目”。
6月中旬,浙江政府采購網公布了該省“2025年群體性預防接種流感疫苗(省級)”中標結果,上生、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稱“長生研”)、北京科興三家廠商分別以6元/支、6元/支、8.8元/支的單價中標。其中,6元/支的價格創下當時三價流感疫苗中標的最低價位。
“目前,公費市場上的流感疫苗單價可能難以覆蓋成本,但也是企業為了不丟失市場份額作出的取舍。”一位受訪流感疫苗企業人士認為,國產三價流感疫苗接連引發“價格戰”,主要因為市場上同類產品迭出,企業希望通過降價擴大或保持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隨著多地政府加大對流感疫苗等老年人免疫接種的公共預算投入,加之自費市場上的拓展面臨“四價苗搶奪三價苗市場”等挑戰,疫苗廠商也逐漸“加注”公費市場。
該企業人士還提到,每年流感流行毒株均可能出現變化,流感疫苗有效期僅為1年,生產但未銷售的疫苗就需要“報廢處理”。考慮到生產、批簽發以及參與地方招投標的時間,盡管流感疫苗大量上市供應是在每年秋冬時節,但為了率先占領市場,企業通常會在年初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當年流感流行毒株信息后就開始生產。換言之,如果在地方招采中“落敗”,企業當年的流感疫苗報廢率可能會處于較高水平。所以,當一家企業率先降價后,其他企業疫苗產品的市場報價也均會受到沖擊。
在自費市場上,流感疫苗的降價趨勢同樣顯著。
去年5月,在江蘇政府采購中,國藥集團旗下長生研、武漢所、上生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標價格從128元/支降至88元/支。隨后,華蘭生物、北京科興等廠商紛紛調降同一市場的“四價苗”價格。
根據前述北京市9月公布的非免疫類流感疫苗的中標信息,北京科興、長生研和華蘭生物三家廠商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3周歲及以上)產品中標,中標價維持在88元/支,三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標價則在45~53元/支。
圖表來源: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北京)
不過,第一財經注意到,流感疫苗中的創新型產品價格受到的影響較小。
目前,我國已上市流感疫苗從技術路線上分為三類:裂解流感疫苗、亞單位流感疫苗和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前兩類為注射用滅活疫苗。目前,裂解流感疫苗的生產廠商和已上市產品數量最多,市面上的“三價流感疫苗”均為該技術路線產品。
今年8月,國內首個四價亞單位流感疫苗慧爾康欣(該疫苗商品名)以“獨家產品”的身份,成為唯一進入國家醫保局商保創新藥初審目錄清單的預防用生物制品。彼時,該疫苗生產企業江蘇中慧元通遞交的申報材料顯示,該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接種費用為326.5-359元/劑次。前述北京9月揭曉的非免疫類流感疫苗的中標信息中,慧爾康欣中標單價為319元。
圖表來源:國家醫保局官網
有受訪公衛領域專家認為,國內流感疫苗市場要想擺脫“價格戰”,不僅需要在供給側引起企業進行“差異化”競爭,推出創新型疫苗品類,更需要在需求側提升公眾的接種意識。近一年以來,包括流感疫苗在內的多款非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均出現了接種率下降的趨勢。
中疾控相關數據顯示,2020-2023年,我國年均流感疫苗接種率均在4%以下,兒童(5-14歲)接種率略高于12%,而老年人群(60歲以上)仍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