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顯示屏將是什么模樣?能觀看、會思考、可互動,也許是基本功能。
“商場想開展智能導購,文旅景區想打造沉浸式體驗,學校需要構建互動課堂……這些想法在傳統的顯示設備上,根本實現不了。”日前,洲明科技董事長林洺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上述場景在洲明科技的人工智能(AI)顯示端側已經實現了應用。
在“AI+”帶來的智能化浪潮中,LED顯示設備正從“單向顯示”轉向“雙向交互”,商業顯示行業打響“升維之戰”。行業頭部企業艾比森、洲明科技、利亞德等紛紛行動,將“LED+AI”提升至戰略高度,作為驅動未來增長的新引擎。
近日,艾比森與博采傳媒共同打造的全球最大單體LED虛擬影棚亮相
LED顯示行業打響“升維戰”
“AI技術正重塑各行業生產力,對LED顯示行業而言,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重新定義用戶體驗與商業潛力的關鍵機遇。”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艾比森技術創新中心總監肖洲明確表示。
從去年開始,艾比森就把“LED+AI”置于引領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層面,將其視為驅動增長、引領行業技術變革的關鍵引擎,在LED顯示行業智能化轉型浪潮中主動破局。
艾比森推出的AI數字換衣解決方案
談及“LED+AI”,肖洲表示:“我們不追求跟風式的技術布局,而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LED+AI’對艾比森來說,是前瞻布局的核心技術方向之一,目標是通過AI實現LED顯示產品性能和體驗的升維,拓展多元商業化場景。”
據了解,這一戰略升級體現在三大維度:一是畫質升級,借助AI算法優化顯示效果,讓畫面更貼合人眼視覺需求;二是低碳節能,通過智能調控降低產品能耗;三是智能交互,打破傳統顯示屏“單向輸出”的局限。
“相比行業內部分企業更注重技術概念的打造,我們聚焦于‘技術落地為用戶創造價值’。”肖洲補充道:“比如,通過AI技術讓顯示屏在不同環境下自動適配最佳狀態,這是用戶真正需要的智能化。”
無獨有偶,洲明科技也將“LED+AI”視為驅動未來增長、引領行業技術變革的關鍵引擎。
“AI技術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林洺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洲明科技將“LED+AI”業務提升至集團頭號戰略高度,明確了從顯示硬件制造商轉向“AI智能光顯生態領航者”的目標。
洲明科技AI業務負責人劉俊告訴記者,公司自2020年起便開始探索AI技術與LED顯示業務的融合,于2023年正式確立了“LED+AI”為核心戰略。公司自主研發了基于華為鴻蒙的AISOC系統,還與浙江大學共建了傳統文化大模型研究院,研發出多模態大模型“山隱”,為AI端側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我們的目標是將LED的光顯和AI的大腦深度融合,讓顯示產品不僅能看,還能想、能互動。”林洺鋒表示,通過構建“硬件+IP+場景服務”驅動的智能化場景生態體系,洲明科技正逐步實現從單一顯示硬件向AI生態的跨越。
另一LED顯示行業頭部企業利亞德也在積極部署“AI+”戰略。利亞德表示,公司正用AI賦能顯示產業升級,在領視智慧服務平臺、LED會議一體機、數字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展,這些進步將推動顯示技術和產品向更智能化、交互化的方向發展。在文旅業務方面,AI技術對相關項目在前期的概念設定、中期的創編設計以及后期的成片制作均起到了提升作用,并創新了交互模式和可落地的商業形態。
從“單向顯示”到“雙向交互”
洲明科技、艾比森和利亞德等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和實踐,推動LED顯示設備從“單向顯示”向“雙向交互”轉變。
“商場想開展智能導購,文旅景區想打造沉浸式體驗,學校需要構建互動課堂……這些想法在傳統的顯示設備上,根本實現不了。”林洺鋒列舉的這些例子,正是洲明科技在AI端側應用的實際場景,并已在全國多地實現,如南京德基廣場的AI交互屏、香港軌道項目的AI智能導覽等。
今年,在多個國際展會上,艾比森展示的“LED+AI”創意解決方案獲得客戶積極反饋。比如,公司推出的AI虛擬數字人“小艾”,集成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能在零售、文旅場景實現實時交互與內容講解;AI數字換衣方案可通過人體圖像快速實現虛擬換裝,有效提升零售轉化率;AI藝術大屏則優化畫質算法,結合數字藝術家作品,增強視覺體驗。
肖洲表示,在場景拓展上,公司后續將深耕影視虛擬制作、零售、文旅三大領域。“以影視虛擬制作為例,我們已與博采傳媒合作,在其AI虛擬影視基地共同打造全球最大單體LED虛擬攝影棚。未來還會探索AI賦能虛擬拍攝,大幅降低影視制作成本和門檻。”
對于如何挖掘新應用場景、實現規模化落地,肖洲表示,艾比森有三大策略,一是聚焦細分場景需求,開發定制化AI解決方案;二是加強與內容制作方、行業生態伙伴、藝術家的跨界合作,共建“LED+AI”生態;三是通過“硬件+軟件+內容+服務”的全棧式解決方案,提升客戶黏性。
打造全場景AI顯示體系
隨著AI技術的深入應用,LED商業顯示行業的競爭已逐漸從單一的產品競爭轉向生態系統的競爭。業內上市公司紛紛通過構建“硬件+軟件+內容”的綜合能力,打造全場景的AI顯示生態體系。
“我們以‘硬件+IP+場景服務’為驅動,打造覆蓋ToB與ToC的全域生態。”林洺鋒介紹,洲明科技的生態構建策略,除了要在硬件產品上創新,還將通過自研大模型、AI智能體等軟件產品,以及豐富的場景服務為用戶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此外,洲明科技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解決方案推向全球。
“洲明在AI端側的先發優勢,我總結就是三句話:專注于壁壘深厚的垂直場景、搶先一步布局‘光顯+AI’生態、跑通了AI業務商業化閉環。”林洺鋒表示。
在垂直場景方面,洲明科技在指揮調度、軌交、文旅這些行業扎根十幾年,最懂業務流程與付費痛點。幾年前,洲明科技就開始布局“光顯+AI”,公司曾推出AI全息陪伴助手,既有LED顯示的技術底子,又有自研的傳統文化大模型,還可定制IP形象。在商業化閉環方面,洲明科技今年簽下AI一體機和AI臺燈的訂單,林洺鋒認為,AI端側產品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的鏈條已打通。
面對行業內多家企業布局“LED+AI”的競爭格局,肖洲表示:“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技術領先帶來的定制大屏解決方案創新能力,二是AI技術驅動的綠色低碳優勢。”展望“LED+AI”未來發展趨勢,肖洲判斷:“目前行業正處于融合發展的關鍵階段,未來會朝著AI深度賦能顯示性能、交互體驗智能升級、應用場景持續分化與拓展的三大方向深化。”
近期發布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要求科技、產業、消費等領域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隨著“人工智能+”在LED顯示行業的廣泛滲透,AI技術將重塑LED商業顯示的未來,行業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