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車企研發投入情況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單位/億元)制圖:郭新志
在乘用車市場競爭激烈之際,上市車企正試圖在盈利水平與研發投入之間找到平衡點。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已披露的18家上市車企(A股+H股)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費用化研發支出+資本化研發支出)合計920.48億元,同比增長32.94%。受車企盈利能力等因素影響,車企研發投入強度出現分化,納入統計的18家車企中,12家車企的研發投入同比實現正增長,占比為66.67%,吉利汽車(00175.HK)、賽力斯(601127.SH)、零跑汽車(09863.HK)等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幅居前,而長城汽車(601633.SH)、理想汽車(02015.HK)等車企研發投入同比減少。
北京一位資深汽車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汽車行業正處于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車企一方面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研發,避免在競爭中落后于對手,同時又面臨經營業績壓力,這種兩難的境地考驗著車企的財務韌性與戰略定力。
“智能化”成研發投入重點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電動化牽引汽車產業往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車企紛紛加大研發投入,爭奪智能網聯汽車生態主導權。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18家車企研發投入金額在0.02億元至309億元之間,平均值為51.14億元,中位數為39.88億元,兩項指標分別較2024年上半年增加32.94%、76.56%,整個行業呈現“強者愈強、尾部分化”的結構性擴張特征。
從絕對金額來看,比亞迪研發費用金額居首。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研發投入達308.80億元,同比增長53.03%,主要是職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所致。在智能化方面,比亞迪實施“整車智能”戰略,構建起“天神之眼”技術矩陣,旗下全系車型將搭載高階智駕技術。
從研發投入增速來看,吉利汽車上半年增速最快,公司期內研發投入達73.28億元,同比增長202.35%。吉利汽車稱,將堅定推進新能源智能化戰略,充分發揮在燃油汽車、插電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及智能化技術的綜合優勢。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布局,亦將在產品研發與企業運營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江淮汽車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合計22.16億元,同比增長34.47%,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1.44%。報告期內,公司重點圍繞整車集成、應用層開發、關鍵核心技術開發及綠色低碳制造四大領域,全方位推進技術創新。
不過,多家車企研發投入同比下降明顯。東風股份(600006.SH)研發投入為1.84億元,同比減少28.42%;海馬汽車(000572.SZ)研發投入為3491.10萬元,同比下降52.13%;眾泰汽車(600006.SH)研發投入為199.60萬元,同比下降69.97%。
從研發投入占比(研發投入/營業收入)來看,北汽藍谷(600733.SH)、小鵬汽車(09868.HK)、江淮汽車等公司居前。比亞迪、廣汽集團(601238.SH)、長安汽車(000625.SZ)等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占比穩步提升。
車企面臨兩難境地
今年上半年,18家車企營業總收入合計1.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260.08億元,同比減少9.27%。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對于研發投入,不同車企采取了迥異的會計處理方式,部分車企資本化研發支出現象突出。
比如,上半年,廣汽集團研發支出為37.89億元,其中資本化研發支出高達32.96億元,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的比例約為87%。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為421.66億元,同比減少7.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38億元,同比減少267.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9.45億元,同比減少771.11%。公司期內共實現汽車產銷80.17萬輛和75.53萬輛,同比下降6.73%和12.48%。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5.41萬輛,同比下降6.08%;節能汽車銷量為21.16萬輛,同比增長13.43%。
又如海馬汽車,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為3491.10萬元,而資本化研發支出為2027.12萬元,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的比例約為58%。海馬汽車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僅增加9.8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50.85%,虧損大幅收窄至-7451.91萬元。
不過,也有車企對研發支出的處理相對謹慎。上汽集團(600104.SH)上半年資本化研發支出為20.06億元,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的比例為19.72%。比亞迪今年上半年費用化研發支出為295.96億元,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的比例僅為4.16%。
有券商人士指出,通常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支出比例高的企業,會將大量研發支出轉為無形資產在未來攤銷,由于不計入當期費用,此舉能大幅平滑短期利潤波動,讓財報更好看,但也積累了未來的減值風險。
盡管車企對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動機不一,但其面臨“不投入就掉隊,一投入就拖累業績”的兩難境地。
民生證券認為,車企面臨持續價格競爭,盈利能力承壓,競爭領域從價格擴展至設計、技術、智能化等綜合品牌力比拼。
面對市場高度競爭的態勢,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稱,比亞迪能繼續走下去,靠的就是對技術的堅持,其發展理念就是“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或許,技術投入早已成為共識,沒有人敢在這場競賽中掉隊。如果車企不持續投入資本進行創新研發,會在技術不斷迭代的周期中逐漸落伍,被競爭對手拉開差距。與此同時,企業又面臨產品銷量、短期現金流、凈利潤等經營指標和盈利指標的壓力。如何解決好這種矛盾,對車企來說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