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一夜之間增加近2000億美元,投資者顯然將法院判決視為對谷歌的“低成本處罰”。
當地時間9月2日,在一場持續近五年的法律攻防戰后,美國華盛頓特區聯邦地方法院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宣布了對谷歌搜索壟斷案的最終裁決。
這份長達226頁的判決書認定,谷歌確實通過排他性合同行為維持了搜索引擎的非法壟斷。但法院并未采納司法部提出的最嚴厲舉措,例如強制將Chrome瀏覽器從公司業務中剝離,而是要求其開放部分關鍵搜索數據,降低競爭者進入壁壘。
“低成本處罰”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報道,梅塔法官在裁決中明確禁止谷歌利用捆綁協議為其搜索引擎、Gemini AI應用、Android Play商店及虛擬助理爭取排他地位。
但梅塔拒絕叫停谷歌每年高達260億美元的默認搜索引擎交易——這些交易合同使谷歌在蘋果、三星等設備上成為默認選項,也是司法部指控其壟斷的關鍵證據之一。
梅塔的理由是,雖然這些交易鞏固了谷歌的市場地位,但一刀切的禁止可能“弊大于利”,反而使谷歌節省了一部分巨額支出,變得更強大。類似地,他也駁回了司法部要求谷歌出售Chrome瀏覽器的建議,認為缺乏證據表明Chrome是其壟斷的“核心工具”。
不過,法院要求谷歌向DuckDuckGo、必應(Bing)等競爭對手開放部分搜索索引與查詢歷史。這些數據被視為谷歌的“秘密武器”。法官認為,這是促進公平競爭、避免市場固化的關鍵舉措。
司法部反壟斷部門負責人蓋爾·斯萊特(Gail Slater)稱該裁決是“美國人民的重大勝利”,但也承認法院并未滿足其全部訴求。
谷歌則在一份聲明中強調,裁決承認了AI興起帶來的競爭格局轉變,證明“用戶擁有更多選擇”。
判決公布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在盤后交易上漲近7%,市值一夜之間增加近2000億美元;蘋果股價也因保住與谷歌的默認搜索合作上漲接近3%。這意味著,投資者顯然將這一結果視為對谷歌的“低成本處罰”。
美國經濟自由項目執行董事尼迪·赫格德(Nidhi Hegde)直言,“你不能判一個搶銀行的人有罪后,讓他寫一封感謝信作為懲罰。”他認為,這一判決過于溫和,未能真正削弱谷歌的壟斷力量。
法律戰尚未結束
過去一年,ChatGPT、Perplexity等新興產品快速成長,正在挑戰谷歌長期占據的“互聯網入口”地位。梅塔在裁決書中坦言,此案不同于以往反壟斷訴訟,因為法院不僅要回顧歷史事實,還必須“凝視水晶球”,預測AI(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競爭格局。
但AI的發展也使問題變得更為復雜。一方面,它為競爭者提供了突破谷歌搜索霸權的可能;另一方面,大模型訓練需要大量數據,而谷歌長期積累的搜索數據恰恰是不可替代的資源。這也是法院選擇強制谷歌開放部分數據的根本原因。
在這場裁決中,蘋果可以說是另一大贏家。作為谷歌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蘋果每年可從默認搜索交易中獲得超過200億美元的分成,用于資助自身研發。據《紐約時報》披露,蘋果在庭審中曾警告,若全面禁止這類交易,將剝奪其創新投入資金,反而強化谷歌的市場地位。
相比之下,小型搜索引擎如Firefox背后的Mozilla基金會則面臨生死攸關的局面。Mozilla依賴谷歌支付的合作分成維持運營,一旦這些資金消失,其前景堪憂。此次裁決讓他們暫時松了一口氣,但未來的生存空間仍高度依賴政策走向。
目前,圍繞谷歌的法律戰還遠未結束。除了此次搜索壟斷案,公司還將面臨另一場更具破壞力的訴訟。司法部已在弗吉尼亞州對谷歌的數字廣告業務提起反壟斷訴訟,一名聯邦法官已認定其部分技術屬于非法壟斷。該案審判預計將在本月稍晚開啟,司法部將主張對谷歌廣告網絡進行結構性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