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南財數據團隊對八所規模較大的數據交易機構進行數據交易市場監測評估,通過透明度、穩健系數、要素密集度與市場潛力四大關鍵指標,對公開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科學量化的多維度分析。
測評對象
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深圳數據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杭州數據交易所、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在2025年8月1日—31日上架的477款數據產品。
測評細則
測評結果
八月,國內八所主流數據交易機構共上架數據產品477個,較7月增加162個。數據顯示,四項核心指標得分在繼七月小幅結構性回升之后,本月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市場熱度與穩定性同步承壓。其中,“應用潛力”指標得分降幅最為明顯,自7月得分的2.97驟降至2.22,環比下滑25.25%,創下近半年來的得分最低點。“要素密集度”得分由4.25降至4.04,仍然是四項指標中相對高位。“穩健系數”得分小幅回落至2.08。“透明度”本月僅得1.50分,從近半年的走勢看,“透明度”得分始終為四項指標中最低,成為長期制約數據交易市場發展的短板。整體來看,盡管八月各大數據交易機構的產品上架量環比顯著上升,但各維度評分普遍下滑,數據交易市場活躍的同時也面臨關注度不足、復用效率偏低、定價機制不透明等結構性隱憂。如何提升數據產品的關注度、競爭力,成為推動數據交易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1.要素密集度
本月,“要素密集度”的兩項細分指標中,各大數據交易機構的“數據參與度”得分繼續維持高位,均在4分以上。從數據產品類型來看,“數據參與度”得分較高的數據產品類型主要集中于數據集、數據接口等數據資源,相關產品上架數量達328個,占比超過六成。相較之下,“數據集成度”得分出現波動,除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杭州數據交易所、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分別升至3.55、3.86、4.00,實現小幅走強外,其余機構集成度普遍下降,尤其是深圳數據交易所與廣州數據交易所分別降至3.27分和3.58分。
2.透明度
“透明度”由“基本信息公開”與“價格透明度”兩項細分指標組成。相較上月,本月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與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在“透明度”方面表現良好,兩機構在“基本信息公開”項均以3.00分高居榜首,體現兩機構在數據產品類別、應用領域及服務范圍等關鍵信息披露方面的領先優勢。不過,“價格透明度”得分持續偏低,各數據交易機構還需要在交易規則、定價機制及披露制度上加快補短板,以推動數據要素市場規范發展。
3.穩健系數
圖表顯示,“穩健系數”維度下三項細分指標得分差異顯著。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穩健系數”得分分別為3.68與3.00,顯著高于其他機構,合規建設領跑全國。鄭州數據交易中心雖在“數據分級”維度得分最高(5.00分),但其“數據來源”與“使用約束”得分較薄弱,均為1.00分,反映其數據治理體系或存在結構性失衡。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在“數據來源”上得分較為突出,其或在數據識別與流通使用限制等方面具備較強治理能力。“使用約束”維度整體得分偏低,除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以外,其余得分均不超過2.00,顯示當前數據交易市場對數據產品的主體限定、場景邊界及跨境流通等關鍵環節的約束機制尚未形成有效規范,還需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數據監管框架,補強合規基礎設施。
4.應用潛力
“應用潛力”的細分指標由更新頻率、關注度、可復用度組成。本月,“應用潛力”綜合得分降幅創半年新低。從構成要素來看,關注度下滑是主因之一。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深圳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鄭州數據交易中心等數據交易機構在“關注度”指標上分值腰斬,上新數據產品的曝光量和查詢熱度同步跳水,釋放出數據產品在交易平臺上的可見性和吸引力弱化的明顯信號。
同時,各數據交易機構“可復用度”得分整體回落,反映當前數據產品在功能優化與復用潛力方面動力不足。在“更新頻率”層面,除深圳數據交易所由1.33分上揚至2.60分,其余數據交易機構得分悉數與上月持平,在數據產品更新機制與技術創新驅動上仍顯滯緩,數據交易市場呈創新乏力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