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
在近期A股市場整體上行的背景下,不少低價股反而走低,其中一些股票甚至跌破1元面值,遭遇市場“用腳投票”。這背后有哪些影響因素?目前低價股群體又有何特點?
A股市場整體上行之際部分低價股反而走低
近期A股市場整體大幅上行,特別是今年8月以來市場整體漲勢進一步提速,市場股價平均數和中位數水平也在抬升。截至9月11日收盤,A股市場股價平均數為26.15元,中位數為16.28元。
同時,A股市場低價股數量也大幅縮減。不過,記者發現,這里面不少低價股近期表現不佳,甚至有部分股票已跌破1元面值。
比如*ST蘇吳近日股價持續走低,并再度跌破1元面值,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僅為0.97元/股。另一只低價股*ST高鴻目前僅有0.66元/股,持續低于1元面值。今年8月11日至9月10日期間,*ST高鴻股價已連續23個交易日跌停,今日(9月11日)該股在開盤后打開跌停板,但隨后繼續跌停,尾盤再度打開。
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有28只股價低于2元的股票,上述28只股票今年8月以來漲跌幅的平均數為-1.48%,中位數為2.67%,同期上證指數上漲8.45%,深證成指上漲17.89%,創業板指數上漲31.16%。這意味著,今年8月以來,目前市場上股價最低的一類群體股價表現遠遜于同期大盤,堪稱A股“最慘”板塊。
有市場觀點認為,在目前A股市場表現活躍、行情較好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股票表現不佳,成為低價股乃至“破面股”,一方面反映了市場分化的常態,另一方面彰顯市場優勝劣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在持續發揮作用。
目前低價股群體有何特點?
統計數據顯示,若按照上市板來看,上述28只股價低于2元的股票全部為主板股票,并未見到創業板、科創板,以及北交所股票的身影。
按照所屬申萬一級行業劃分,上述28只股票中,房地產行業股票多達7只,屬最多;建筑裝飾、鋼鐵行業、基礎化工行業股票各有3只,均居于第二的位置;交通運輸行業有2只,居于第三;通信、醫藥生物、輕工制造、商貿零售、煤炭等行業也有零星分布。總體來看,上述低價股群體中,“地產鏈”股票相對較多。
從市值分布來看,目前低價股群體以中小市值股為主。數據顯示,上述28只股價低于2元的股票中,市值低于100億元的股票就有16只,市值高于500億元的股票僅有1只。
從業績表現來看,上述28只股價低于2元的股票中,有15只股票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占比超過一半;有17只股票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占比超過六成。
此外,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目前股價最低的這類群體中,ST類股票仍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上述28只股價低于2元的股票中,有13只股票為ST類股票,占了接近一半,這里面不少ST類股票所對應的上市公司目前麻煩纏身。比如*ST高鴻近日的公告顯示,公司2025年8月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認定,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構成欺詐發行、2015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公司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ST蘇吳近日發布的公告也顯示,公司目前存在控股股東大額資金占用尚未解決、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被全部凍結、醫美產品獨家代理解約并導致相關業務停滯等多重風險,同時存在財務類退市、面值退市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等多重退市風險。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