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服貿會于9月10日在北京盛大啟幕,本屆服貿會以“數智領航,服貿煥新”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綠色低碳等前沿領域,深度探討數字技術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創新應用與未來路徑。當前,算法正重構產業邏輯、重塑服務體驗,推動服貿模式邁向智能化、融合化、綠色化的新階段。
9月10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開幕。此前,服貿會已成功舉辦11屆,見證了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創新、蓬勃發展的歷程。
來自服貿會官方的數據顯示,本屆服貿會上,澳大利亞、德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其中2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主題展設展,參展國別覆蓋五大洲。近2000家企業線下參展,包括沃爾瑪、阿斯利康、畢馬威等近50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覆蓋26個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國際化率超20%。
加上今年是服貿會首次在北京首鋼園“一址舉辦”,而且本屆服貿會設置了九大專題展,記者發現,開幕當日,滿載乘客的觀光車不停穿梭于首鋼園的各個場館之間。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需著力創新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服務貿易新增長點,努力把服貿會打造成為匯聚全球服貿資源、營造服務貿易新生態的旗艦項目,加快構建全球服務貿易新生態。
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應用
“本屆服貿會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應用,重點展示新技術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和產品背后的附加服務。”在不久前召開的發布會上,北京市副市長司馬紅表示。
據了解,本屆服貿會設置了九大專題展,涵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文旅服務、教育服務、體育服務等。
其中,作為最能體現服貿會科技含量的專題展之一,本屆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聚焦數字服務貿易和高精尖產業,圍繞電信服務、數字技術、AI、人形機器人、低空智聯網、科技創新孵化“引進來”和數字“出海”雙向國際服務貿易等領域設置展區,以新技術、新體驗助力服務貿易發展。
在這一專題展上,快速發展中的低空經濟成為展會焦點。其中,航景創新攜旗下主力重載無人直升機產品FWH - 300、FWH-1500、FWH-3000登場。北京航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宋陽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到,航景創新擁有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批量交付、運維服務”的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此次參展也是公司向全球展示在低空經濟領域創新成果與硬核實力的重要契機。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彭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過去,服務貿易的增長更多依賴于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傳統服務業(如旅游、運輸)。現在,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最核心的驅動力。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正深刻重塑服務模式。服務貿易的“含新量”和知識密集度大幅提升。
而人工智能無疑也是本屆服貿會的一大熱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多個企業展臺都將“AI”標識置于顯眼位置,聯影集團便是其中之一。
本屆服貿會上,聯影集團在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參展,這是該集團第二次參展服貿會。聯影醫療中國區副總裁李晶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數智化是聯影集團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集團早在2017年就先手入局人工智能醫療賽道,成立子公司聯影智能,將AI作為集團的核心技術“底座”之一,以高端全維醫療AI創新,推動生命健康大同。
而在地方層面,對于人工智能的部署也在持續推進。服貿會開幕當日下午,北京人工智能生態伙伴大會在首鋼園舉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維亮在活動上指出,人工智能產業從“認識人工智能”“擁抱人工智能”的初步探索階段已過渡到“應用人工智能”“深耕人工智能”的商業實踐階段。
活動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伙伴計劃2.0》正式發布,并同步舉辦伙伴計劃十大服務能力共建儀式和首批伙伴計劃能力空間點亮儀式。據了解,隨著《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伙伴計劃2.0》的正式發布,“1+10+X”服務體系逐步落地,伙伴計劃城市行和AI產品體驗計劃持續推進,北京將加快匯聚全球人工智能創新資源,強化區域協同與國際合作,為構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注入新動能。
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升傳統優勢服務競爭力,鼓勵服務出口,擴大優質服務進口。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自2012年創辦以來,不斷提質升級,已經成為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此前,服貿會已成功舉辦11屆,見證了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創新、蓬勃發展的歷程。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也在持續高速發展。
從出口來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3.9萬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服務出口1.7萬億元,增長15%。服務出口在對外貿易總出口中的占比達到11.5%,比上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孔德軍此前提到,按照今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要求,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關于促進服務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相關文件將于近期公開印發,并從財稅、金融、監管便利化、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推出新一批政策措施,加大力度促進服務出口。
李俊表示,未來要發揮我國服務市場優勢,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促進服務進口和服務出口協調發展,“服務貿易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戰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服務貿易不僅是我國外貿的新增長點,還是我國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重點。”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全球價值鏈正從制造環節向服務環節攀升,服務貿易已成為國際貿易增長主引擎。
對于提升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朱克力表示,在于抓住數字化與高端化雙輪驅動。同時,服務貿易也要在制度型開放上突破,優化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簡化外資審批流程。與此同時,要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治理規則制定,在數據跨境流動、數字稅等領域提出中國方案,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