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唐穎 江聃
2025-09-08 22:30
日前,中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南京軟件園基礎設施提升項目率先實現施工區域AI監控全覆蓋,形成了立體式監控網絡,實現了從“人工主導”向“數據驅動”的轉型突破,大幅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
步入該項目施工現場,高清智能攝像頭有序分布在塔吊頂端、腳手架平臺、材料堆放區、人員出入口等關鍵點位,形成了立體式監控網絡。這些“電子衛士”不僅實現了對施工區域的無死角覆蓋,更通過搭載的邊緣計算模塊,24小時不間斷捕捉現場動態。
該系統可實時解析視頻流中人員動態,精準捕捉未規范佩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背心、違規攀爬腳手架、高空拋物等風險,并通過采用圖像比對與植被覆蓋材料特征分析,開展裸土覆蓋識別,實時監測裸土裸露面積與覆蓋合規性;通過車輛外觀圖像紋理分析,識別工程車輛出場前未沖洗、輪胎帶泥情況;基于標識牌標準尺寸、顏色及位置數據,自動識別安全標識牌缺失、歪斜、被遮擋等問題,同步判定標識牌內容是否符合施工現場安全規范要求。
當系統識別到違規行為時,會立即對管理人員發出預警:識別到違規后,15秒內向管理人員電腦推送含違規畫面與定位的預警信息,后臺系統自動記錄違規臺賬;加裝設備后,若1分鐘內未整改,系統自動進行聲光電報警。相較于傳統安全管理模式,AI系統不僅消除了夜間、惡劣天氣等時段的監管盲區,更將單區域安全管理效率大幅度進行提升。
AI監控在該項目落地后,通過風險預判實現主動防控,為行業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復制的智能化范本。隨著此類技術的普及,建筑施工將加速擺脫粗放式管理瓶頸,邁向更高效、更安全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