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風險偏好抬升的背景下,用小倉位博取大收益成為不少基金經理的投資密碼。
盡管重倉股仍是今年來基金經理收益與排名的關鍵,但小倉位股票對業績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大。在確定性與高彈性都是基金需求之時,小倉位策略滿足了基金經理的既要又要。
許多年內漲幅三五倍甚至七八倍的冷門股,雖非基金經理抱團股、重倉股,但也借助小倉位逐步現身基金持倉明細,為今年不少基金貢獻豐厚業績。
冷門股借助小倉位現身基金
今年來,市場流動性逐步灌入各大賽道的角落,基金的中小盤策略表現凌厲,不少基金經理也開始通過小倉位的試探性策略,來獲得超乎尋常的收益。例如,今年內股價漲幅超6倍甚至8倍的醫藥股,大多數未進入公募重倉名單,甚至少有基金參與,而部分成功吸引基金經理的公司,仍以小倉位進入基金組合股票明細。
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基金近期披露的信息顯示,加科思、和鉑醫藥為該基金倉位中排名第24、第21的公司,雖然倉位排名較低,但兩公司今年內漲幅分別達7.98倍、8.20倍,憑借兇悍上漲為基金經理貢獻不俗業績,截至9月7日,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基金今年收益約107%。
公募基金參與度較低的不少冷門股,大多也都以小倉位的形式進入基金隱形持倉名單。赤子城科技自2022年11月至今的漲幅超9倍,該股亦主要以不起眼的倉位現身公募產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工銀香港中小盤基金的全部持倉股票中,赤子城科技的倉位僅排名第22。
此外,南方香港成長靈活基金近兩年收益率排名同類產品第一,其亦是借助小倉位的策略,頻頻斬獲高彈性標的,基金經理挖掘的醫美公司美麗田園醫療健康、晶泰控股等,在持倉排名中均在前30大公司以外,倉位配置如此之小,但貢獻極為凌厲,比如,美麗田園醫療健康雖非熱門股,但其憑借穩健的業績增長,股價已在今年內實現翻倍,不起眼的小公司疊加小倉位布局,依然為基金經理的業績排名貢獻了一把。
基金選擇個股既要又要
小倉位大收益的策略,往往體現在基金經理既要又要的苛刻一面,以配合基金產品的廣撒網布局。
記者注意到,基金經理高倉位布局的股票,大多為公募行業研究透明度高的知名公司,基金經理在投資布局這類優質頭部公司時,在投資心理層面避免了單槍匹馬的“一意孤行”,其他基金經理的重倉或共同抱團,從持倉信心上對基金經理亦有邏輯支撐。
但對知名度較低、公募研究較少、資金覆蓋低的冷門品種,雖然不少公司借助基本面的重大蛻變,實現股價上的烏雞變鳳凰,但在實際的投資操作中仍面臨各種不確定性風險,甚至是一些知名度相對較高的公司,在股價暴跌成小市值公司后,基金經理對這類公司的初期參與,也大多采取審慎的策略。
比如,美圖公司如今已成為公募基金抱團股,其自2022年12月至今股價漲幅十余倍,但基金經理在2022年底時參與美圖公司,以小倉位策略為主,甚至2022年底的泡泡瑪特,對基金經理而言仍是小倉位策略最佳,明星基金經理史博在2022年底的全部股票明細中,泡泡瑪特為他持倉的第19大公司,倉位占比還不足2%。
“因為投資上經常是既要又要,小倉位策略實際上是在確定性與彈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接受采訪時認為,采取集中倉位的策略放大確定性收益并非一定可行,這就使得基金經理傾向于采取廣撒網的策略,將個股倉位分散開來,用較低的倉位來應對確定性不足的風險,用這類公司的彈性對沖小倉位的劣勢。
注重加倉節奏
基金經理在倉位配置上的節奏特點以及避險需求,也是許多基金經理先采取小倉位的原因。
“從0到1與從1到10的倉位配置特點不同。”華南地區一位基金經理接受采訪時認為,他更傾向于重倉布局從1到10的公司,而從0到1偏主題,較難把握。如果從研究的角度,能找到明確的產業趨勢,就采取集中配置,反之當觀察到不確定性較多,還是應適當分散。
諾安基金鄧心怡在個股倉位上采取動態配置,會緊密跟蹤科技迭代的進程,找出最有把握的產業阿爾法。先選產業主線,找到能創造新需求的方向;再選細分賽道,產業自身出現拐點的領域;最后選個股,關注核心環節的龍頭,且設定估值邊界,以及未來5年的市值目標,到了窗口再逐步減倉。
小倉位布局策略也是基金防范個股風險的選擇。永贏基金一位基金經理認為,科技股不僅存在從0到1的爆發性機會,也可能出現從1到0的情況,對應股價也將持續回落。由于不確定性始終存在,在追求高賠率的同時還需兼顧勝率,投資者應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公司基本面,包括管理層治理、公司競爭壁壘、研發能力等,選出真正具有持續成長能力的優秀公司。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