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
“蔚來又行了”,是近期車圈的熱點話題之一。最直觀的依據,是樂道L90和新一代ES8的市場表現超預期。
9月2日在披露完二季報后,蔚來董事長李斌趁熱打鐵宣布,蔚來將在四季度實現盈虧平衡。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李斌表示,如果說此前只有1%的人相信蔚來汽車能在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那么隨著樂道L90和ES8的出現,這個比例在上升。
多年虧損、市值跌破千億港元的蔚來,似乎正需要一場翻身仗,來告慰多年的堅持。
拐點已至?
“蟄伏谷底多年的蔚來要起飛了,公司拐點正式到來。”李斌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他的底氣,來自蔚來最新的市場表現。
樂道L90于8月1日開啟交付,上市價26.58萬元,消費者反饋積極。
與小米汽車等不同,蔚來汽車并不公布訂單數據,但在8月29日成都車展上,蔚來公布樂道L90完成第1萬輛車交付,演員郭濤成為該車型的第1萬位車主。截至9月1日,樂道L90上市首月交付1.06萬輛,成為蔚來汽車歷史上銷量破萬最快的車型。
8月21日預售的新一代ES8,定位于全場景科技旗艦SUV,消費者也踴躍下訂。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如果按照小時算,預售次日,全新ES8的訂單數據比樂道L90更好。據悉,ES8將在9月下旬舉辦的NIO Day 2025活動中正式上市。
兩大新品,夯實了李斌和蔚來汽車的信心,還可能對造車新勢力的座次形成攪擾。從眾車企剛剛披露的8月銷量和交付量來看,比亞迪、吉利、上汽“三強”格局穩定,但新勢力排位開始出現變化。其中,蔚來汽車8月銷量超過3.1萬輛,和小鵬汽車一起反超理想汽車。
用戶和車企的風向正在轉變。今年1—7月,純電大三排滲透率從5%大幅提升,增程車企紛紛轉身:問界狂建高速充電站;廣汽推出星源增程技術且同步發力超充,純電體驗獲得了消費者用腳投票。
李斌斷言:“增程大三排SUV時代正在過去,純電大三排SUV時代正在到來。純電動技術所帶來的用戶體驗優勢,正在明顯超越因充電設施不足所帶來的不便。”
錨定四季度盈虧平衡
9月2日,蔚來汽車公布財報。第二季度營收為190.09億元,環比增長57.9%,同比增長9%;經調整后的凈虧損41億元;10%的毛利率同比、環比均提升。
受到關注的還有第三季度業績指引:預計三季度將交付8.7萬輛至9.1萬輛,預計營收為218.1億元至228.8億元,兩份指引均創歷史新高。
在9月2日的財報電話會上,李斌提及,蔚來汽車將力爭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5萬輛的月交付量。這一目標幾乎與新勢力銷冠零跑汽車當前的月銷量水平并肩,折射出李斌對于樂道L90和蔚來新一代ES8等新品的信心。
李斌在采訪中表示:“蔚來汽車各項數據均在好轉,從第二季度開始,公司已經進入新周期。”
實現盈虧平衡對于蔚來而言,意義格外重大。“市場對蔚來產品、技術、品牌都不太擔心,主要就是關心經營可持續性問題。”該擔憂的核心,指向蔚來汽車自身造血功能的實現。
“四季度能否盈利,對蔚來汽車而言非常重要。這關系到公司品牌勢能和銷量支撐,關系到團隊招聘、用戶轉化效率等一系列問題。”李斌表示,“我們需要在一個合適節點去證明自己做的事情,需要證明自己能打。”
蔚來汽車在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三地上市。曾有機構投資者對李斌直言,只有1%的人相信蔚來四季度能盈利。原因在于,蔚來汽車多年虧損,走純電路線,還“死磕”大三排SUV,有點“理想主義”。
“這確實說明了蔚來汽車盈利的挑戰性。”李斌坦言,長期以來,蔚來汽車在研發、基建、多品牌方面都是投入期,四季度盈利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李斌在采訪中詳細解釋了支撐這一論斷的明細數據。按照計劃,蔚來汽車四季度平均每個月要交付超過5萬輛新車。“15萬輛的季度交付目標,均價處于行業偏高價位,蔚來將實現創紀錄的銷售規模。且隨著全新ES8等高價產品占比提高,公司四季度毛利率有望提高到16%—17%。同時,銷量上去后,蔚來在供應鏈方面也會有更大話語權。(蔚來四季度盈利)是有機會的。”
不過,這份“明細表”的容錯空間有多大,也依賴于外部競爭環境。四季度碳酸鋰價格變化、車企突然的爆款新品等,都會影響目標能否如期達成。
費用也是決定盈利的重要維度。近年來,蔚來汽車季度研發費用通常在30億元以上。9月2日,李斌明確,明年預計保持每個季度20億元到25億元的研發投入。
今年一季度起,蔚來推行“基本經營單元”機制,這成為蔚來降低費用化研發投入的背景。李斌介紹,“現在公司每個研發項目都需要計算ROI(投資回報率),收益會算得很細,據此排列研發優先級。待花錢的效率提升后,我們有信心把研發費用控制在20億元左右,而且也能實現此前投30億元的效果。”
品牌協同也是重要方面。蔚來從高端品牌切入,后通過蔚來、樂道、螢火蟲多品牌矩陣覆蓋更大客群,如今三個品牌間已經顯現協同優勢。
堅持與改變
何以走出虧損,李斌認為核心原因是,“該堅持的堅持,該改變的改變”。
李斌將車企的產品競爭力拆分為技術路線、產品規劃、產品定義三個維度。蔚來汽車在技術路線上選擇堅持,一條道走到底;在產品規劃方面,選擇堅持基本框架,微調和精修細分市場的優先級;在產品定義上則“聽勸”,與時俱進,靈活多變。
“我十年前說的事情,跟現在區別不大,蔚來沒有折返跑。比如,始終堅持可充、可換、可升級的技術路線,就是一種長期思考。如今,這條技術路線正迎來拐點。”
產品定義層面,李斌舉例說,ES8曾做很多取舍。“當時沒有做前備倉,主要考慮是這一功能不會高頻使用。而到了第三代ES8新品,通過900V高壓技術、集成化設計,可以實現行業最大的前備倉空間。這種技術路線的差異化,讓ES8獲得了市場的感知。”李斌預計,兩年內,蔚來式大前備倉會在其他車企普及。
2019年,蔚來汽車曾遭遇內外交困,資金匱乏、研發停滯和股價暴跌,這些困境讓公司一度“住進ICU”。后來合肥國資等化身“白衣騎士”,蔚來汽車運營情況得以好轉。但相比上次,蔚來汽車近幾年所經歷的谷底,更大、更深。
今年上半年,蔚來汽車進行了人員調整、組織優化。李斌透露,自己曾希望工資用股票來支付,為公司節約資金。一些人離職時,主動添加李斌微信,表示“希望蔚來能盡快走出來”。“但我自己知道,最終還是要依靠一場一場的勝仗,讓蔚來汽車士氣變高一些。”
蔚來汽車的“拐點”預期,在新能源汽車圈似曾相識。2018年,比亞迪也曾進入低谷,但公司技術儲備充沛,通過深化轉型、產品矩陣轉換,實現了快速起飛。
李斌說:“智能化、電動化、車電分離方案、體系化效率等,是蔚來致力于構建的差異化優勢。地基打得越深,雖然有很長時間低于地面,但是后面蓋的樓能更高。”
雖然拐點隱現,但留給蔚來汽車的挑戰依然很多。即便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很快又要面臨明年一季度的汽車淡季。
李斌直言,明年一季度所有車企壓力都會很大,尤其購置稅退坡等政策可能導致需求將在今年年底提前釋放。他預計,明年一季度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是今年四季度的一半左右。“蔚來希望能做到車企中完成指標最好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