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以“時序聚能,慧引未來”為主題的2025中控技術(688777)全球新品發布暨工業AI創新發展大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會上,中控技術面向全球正式發布了時間序列大模型TPT 2(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 2)。作為全球首個深度契合流程工業第一性原理的可信模型,TPT 2以工業時序數據為基礎,憑借強大的泛化能力和閉環應用能力,成為面向流程工業的革命性工業AI工具。
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位代表參會,共同聚焦流程工業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探討工業AI帶來的技術變革與發展動能。
TPT 2的核心價值集中體現在集約化賦能、專家級交互和全鏈路閉環三個方面。其依托SCOPES能力矩陣,顛覆了傳統“一場景一模型”的分散開發模式,通過對話式交互實現根因定位和精準預測,并具備“感知—識別—決策—執行”的全流程閉環能力,突破了少人化、無人化生產的技術瓶頸。作為以MoE(混合專家模型)為核心的工業智能體平臺,TPT 2推動工業軟件從傳統工具向具備主動識別、智能評估和自主執行能力的智能體演進,為流程工業的生產范式帶來顛覆性創新。
中控創始人褚健在大會演講中回顧了工業控制系統從DCS到UCS的演進歷程,并強調生成式AI和通用AI正在加速工業變革。他表示,TPT 2并非通用大模型的簡單應用,而是深度融合工業場景,聚焦解決安全、質量、成本、效益和低碳等核心問題,幫助企業在復雜經濟環境下提升競爭力。褚健透露,TPT 1已在多個案例中驗證了可用性和實用性,TPT 2則在架構和性能上進一步升級,未來將通過持續迭代和與用戶深度合作,推動中國工業AI在全球形成影響力。
大會同期還舉行了“工業AI數據聯盟”成立儀式。中控技術以開放姿態聯合130余家行業龍頭企業、設計院、總包商、服務商等生態伙伴,共同構建工業AI發展的“信任基石”。聯盟將聚焦數據共享、價值共創和生態共建三大方向,推動工業數據標準化治理和跨場景流通,賦能工業大模型的預訓練和應用落地,助力產業鏈協同升級。
在媒體見面會上,中控多位高管就TPT 2的技術突破、應用實踐與生態建設作了深入解讀。副總裁吳玉成分享了TPT在中石油蘭州石化項目中的落地成效,其在乙烯裂解優化項目中的預測準確率達到99.79%,年凈收益超過315萬元/爐;副總裁張惠澤強調,TPT 2以“把專業復雜藏在背后,把簡單操作交給用戶”為設計原則,大幅降低了一線員工的使用門檻;CFO房永生則透露,公司研發費用占比穩定在10%以上,2024年研發投入達9.78億元,同比增長7.7%,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預計TPT 2在流程工業市場空間有望突破百億元。董事長兼總裁崔山表示,TPT 2將打造開放平臺,推動工業軟件從封閉割裂走向開放協同,加速工業智能體在流程工業的普及與應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TPT 2的發布不僅打破了傳統工業軟件的功能邊界,更改變了“經驗驅動生產”的百年工業慣性,標志著工業AI進入智能體時代。隨著中控技術持續創新與生態共建的推進,工業AI將在全球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中釋放更大價值。(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