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一線城市的樓市調控接二連三“放招”。深圳也不例外,而且這一次將焦點放在二手房市場。2月8日,深圳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發布機制正式發布,標志著深圳在全國率先發布了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
2020年的深圳樓市除了“打新熱”,二手房市場的亂象頻出,相關部門也已經多次出手整治市場。顯然,如果不對二手房價格進行干預,新房限價也就是徒勞,這會造成一二手房“價格倒掛”更為嚴重,“打新熱”只會更熱,對以二手房交易為主的深圳樓市來說,更會讓剛需購房者難以“上車”。
這次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公布之后,市場普遍反映價格與市場價格存在差距,一些豪宅項目的參考價格與市場價格相比甚至“打了5折”。政策解讀給出的解釋是“以二手住房網簽價格為基礎,參考周邊一手住房價格,綜合形成全市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有利于加大二手住房交易信息公開力度,引導市場理性交易,引導房地產經紀機構合理發布掛牌價格,引導商業銀行合理發放二手住房貸款,防控個人住房信貸風險,穩定市場預期”。
當然,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的目的和愿望很好,但關鍵是買賣雙方以及市場參與者認不認可這個價格?
偏離真實市場價格的參考價,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現在,市場都存在這么一個疑問:銀行貸款評估價、計稅參考價是否會跟著這個參考價走?如果這個參考價格能夠影響到銀行的貸款評估價,必將對二手房市場帶來巨大影響。此外,房產中介機構優惠如何應對?
雖然數據上存在異議, 但深圳二手房市場過去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即交易情況不清晰、不透明。相比于新房可以直接限價,二手房市場的管控難度非常大,從報價到交易的信息相對封閉,信息極度不對稱。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發布機制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樓市調控越來越注重“透明”,從信息公開等角度不斷引導市場預期穩定,或將成為其他熱點城市參考的方法。
不過,雖說是“參考價”,但也應該及時公布執行細則,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市場波動。與此同時,要加強橫向政策之間的協調,比如增加供應和控杠桿等等,找到二手房價格大幅走高的真實原因,確實保護到真實的剛需購房者,讓市場回歸理性。“房住不炒”并不是一陣風,而是持續化、深入化,也是未來的長期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