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雙11”購物狂歡節剛剛落下帷幕,數碼電器、食品、快消品掀起又一波消費熱浪。對于房地產市場,“雙11”也被房企們視為線上線下營銷的新渠道,也是房企11月營銷的重要節點。
記者發現,今年“雙11”期間多家房企或聯動各地樓盤、或聯手電商平臺,推出賣房促銷優惠活動,更有開發商的線上購房號稱“補貼”上百萬元。此外,許多房產中介平臺也紛紛針對“雙11”推出各類促銷活動。
不過,也有置業者表示,今年很多新房項目的網上促銷不如以往。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新房項目的優惠基本上都已經到位,這是今年和以往最大的區別。從實際觀察來看,這也和客戶相對少、蓄客相對較少有關。
而在線下,房企促銷活動似乎更為火爆。“我們推出了幾十套限時一口價房源,還送‘雙11’購房禮包,相當于在原來85折的基礎上再打折。”深圳蓮塘一位新房營銷經理笑說,“對我們來說,不管有沒有‘雙11’房子都在促銷。”
以深圳為例,記者發現房企除了鐘愛“一口價”促銷,也擅長在購房送禮上花心思。位于龍崗坂田街道的一處新房項目,推出“雙11”寵粉節,活動期間認購最高立享11111元網購補貼,抽錦鯉大禮等。
新房的促銷花樣百出,打折策略加上蹭這波“雙11”的熱度,轉化率能有多少,還是個未知數。“對于房產這類大宗消費,置業者當然會更謹慎。對于有購房意愿的置業者來說,低價格還是最好的促銷方式。”深圳光明區的一位新房營銷經理告訴記者,“以光明區為例,不少新房的單價已經降到每平方米40000元左右甚至‘3’字頭,這在過去單價都要接近50000元,價格下來了,成交量還是有所上升。”
如今,各大電商平臺的“雙11”活動落下帷幕,但房企的“雙11”還遠遠沒有結束。對于房企而言,去化仍是接下來的首要任務。雖然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尚處于復蘇階段,但風險還未完全出清,在此背景下行業發展的底層邏輯已被重置。就房企而言,應當進行新的思考,特別是應該將現金流安全和有利潤的增長作為發展重中之重,實現穩健經營。
當然,記者也對多位置業者進行采訪并得到類似的答復:他們樂見開發商實打實地讓利給業主,但更希望房企能將目光更多投向產品的品質和服務,這與價格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