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對于推動賽事經濟發展,《意見》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作出安排,提出將出臺賽事經濟發展專項政策,開展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
9月9日,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意見》主動破解一批長期限制賽事經濟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釋放發展潛力。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企業體育賽事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增加值達到1491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5%。2021—2023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1.6%。
“人民群眾參與體育消費的熱情高漲。”李靜表示,“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跟著賽事去旅行”“樂享精彩賽事 尋味中華美食”等活動廣泛開展,“浙BA”等賽事活動掀起消費熱潮,“蘇超”前十輪60場比賽,場均觀賽人數達2.5萬,線上直播觀看人次數超過13億。參與體育運動、體育消費逐漸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
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國務院曾多次印發政策文件,支持體育產業發展。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 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李靜表示,此次印發的《意見》是適應體育產業發展新趨勢作出的新部署,在宏觀層面上,提出到203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萬億元。在微觀層面上,提出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企業和體育賽事,這既是發展目標,也突出表明做強企業和賽事,是實現7萬億元目標的重要著力點。
五方面持續推動賽事經濟發展
競賽表演業是體育產業的重要內容,市場潛力大、發展前景廣,對促進消費、擴大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體育賽事如火如荼地舉辦。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表示,將主要從五方面持續推動賽事經濟發展。
一是加強政策研制。加快編制“十五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對賽事經濟發展進行統籌謀劃和部署。研究體育賽事經濟政策文件,進一步凝聚部門合力,破解發展障礙。深化體育賽事帶動消費監測試點工作,全面反映賽事經濟的成效。
二是促進賽事活動舉辦。聚焦聯賽“含金量”,推動足球、籃球、排球職業聯賽的建設,培育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自主IP賽事。持續舉辦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和田徑運動會等高水平青少年賽事活動,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統籌和指導各地引入國際賽事,舉辦國際滑聯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F1中國大獎賽等國際高水平賽事。
三是提升群眾觀賽體驗。支持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在賽事活動領域的創新應用,鼓勵開發提升觀賽體驗的智能體育產品和服務,拓寬觀賽渠道,提高線下和線上的觀賽體驗。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提高可售(發)票數量,“蘇超”賽場上座率持續高位,南京奧體中心連續三次刷新了現場觀賽的人數紀錄。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一批優秀職業經理人、解說員,壯大志愿者隊伍。優化實施體育賽事實名制等管理,配合打擊倒賣賽事門票等違法犯罪行為,為觀眾營造舒適的觀賽環境。
四是促進賽事融合發展。深挖賽事與文化融合潛力,推出更多彰顯中國風格的賽事文創、手辦、數字藏品等。促進賽事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一日觀賽,多日停留”特點,放大“票根經濟”效應,系緊城市與賽事活動的人文紐帶。推動賽事與商務協同發展,推廣賽展結合的新模式,嵌入本地“土特產”銷售,讓賽事更加有滋有味。
五是守好賽事活動安全管理紅線。嚴格實施“舉辦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行政許可,加強對賽風賽紀、畸形“飯圈”文化等重點領域的綜合治理。圍繞賽事運營、場地設施、安全管理等重點領域加強標準制修訂。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推出賽事意外險、賽事責任險、賽事取消險等賽事保險,提升賽事安全的保障能力。
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到戶外運動產業
戶外運動產業是體育產業中增長最強勁的領域之一。
《意見》提出,制定新一輪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以各地自然資源稟賦為依托,差異化發展山地戶外、水上、汽車摩托車、航空等戶外運動項目,推動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辦好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推出一批戶外運動精品線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低空運動、航空模型運動、模擬飛行等低空賽事活動,促進低空體育消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陳俊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等部門研究出臺了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連續舉辦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并于今年年初報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于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全國建設100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下一步將會同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從規劃引領、目的地建設、資金支持等方面,繼續推動打造戶外運動產業新增長點。推動將發展體育產業和戶外運動有關內容納入“十五五”規劃綱要和相關專項規劃,把發展戶外運動作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工作統籌部署。在總結現有發展成效的基礎上,與體育總局共同研究制定新一輪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同時,錨定“到2030年建設100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目標,支持資源稟賦優、發展基礎好、有積極性的地方,建設一批設施完善、服務優質、賽事豐富、國際知名的戶外運動目的地,并適時開展宣傳推介。
此外,統籌好中央資金、體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的資金,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戶外運動場地設施、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對符合條件的戶外運動企業加大信貸投放,通過“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基金等支持開展戶外運動相關活動等,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到戶外運動事業中來。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