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系電商正在將即時零售拓展至核心品牌電商業務。
9月9日消息,天貓于昨日上線“即時購”業務,支持品牌官方旗艦店商品小時級送達。目前,天貓已經面向品牌商家開通閃購合作邀約,引導天貓淘寶商家成為即時零售商家供給,在天貓商家工作臺后臺,可看到閃購入駐通道上線。
界面新聞在商家后臺看到,接入閃購后商家可實現“一店通多端”,不僅在淘寶主站、閃購Tab頻道展示,搜索頁還有加權曝光,突出“閃購”專屬標識,另外門店還將同步入駐餓了么App、支付寶、高德等渠道得到阿里系平臺資源扶持。
據界面新聞了解,品牌官方及經銷商均可作為主體申請合作,將線下直營門店和授權經銷門店接入淘寶閃購。目前已有Vero Moda、Jack Jones、珀萊雅、等多家品牌入駐“天貓即時購”,9月的超級88大促活動上,淘系電商已經在雙十一前夕開始 “遠近場一體化”的實踐。
淘寶APP主搜頁面已經優先推薦線下門店閃購商品,支持小時級送達。界面新聞圖源
此前界面新聞曾了解到,天貓馬上會推出遠近場一體化經營方案,并將在雙11這一時間節點推進重點布局。
“不會是原來新零售的重復,而是結合以往的經驗和收獲,幫助品牌在線上線下做到一盤貨、一盤價格、一盤營銷,統一流量分配、統一廣告投放。真正讓品牌從遠場到近場,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管控優勢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此前,淘寶天貓快消&運動&奢品&汽車行業總經理激云在一場商家溝通會上如此表示。
事實上,逍遙子時代的阿里“新零售”戰略就曾提出對傳統零售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但在實際執行中,阿里更側重于資本的整合和流量的打通,對于改造傳統零售固有的高成本供應鏈體系,效果不算顯著,用戶側的需求表現同樣不及預期。
今天借助外賣大戰,淘寶閃購第一步已經初步建立起用戶即時零售的心智。除此之外,單量還提升了即時配送網絡和履約效率,為后續打下基礎。
第二步,阿里正在發揮過去淘寶天貓的商家資源優勢,以及電商平臺的組織運營能力。這既可以對即時零售補充供給,突破原有的餐飲品類,又可以強化與商家的關系。
對于用戶來說,過去在淘寶主站購物,需要通過1-3天的普通快遞等待收貨。但今天阿里引導商家改變發貨路徑,用戶下單后,品牌商家可以從用戶定位的周邊門店發貨,實現小時級履約體驗。
但接下來才是最難的一步,該如何幫助商家真正做到一體化、數字化經營,這需要平臺提供技術的基礎設施,如線上下的貨品追蹤,庫存跟訂單的打通等等。
更何況線下商業還涉及到龐大的經銷體系。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品牌商品賣給經銷商后,貨權已經歸屬經銷商,品牌方現在增加了閃購的銷售機會,能否下沉派單到各區域門店,這中間會涉及到經銷商的轉型和博弈。
“品牌會在乎消費者的積分、積點能否統一,消費者能否享受到一致的價格、服務、商品體驗,通過在不同平臺的接口購買,用戶數據能否回流到品牌自己的資料庫里。”上述業內人士提到,中國地域龐大,用戶偏好相差,貨品庫存應當如何流通來確保售罄率。
“是否有一個大的平臺機制來幫助商家做訂貨調度,品牌更在意商品的分配邏輯,比如手上的1000件貨該怎么鋪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門店、小程序甚至抖音等其他渠道?有門店網絡的區域可以就近發貨,但是門店不足的地方商家該如何解決,是否會建立共享前置倉?”這些品牌方反饋的真實需求,都是淘系電商未來需要解決的挑戰。
盡管背后的供應鏈和服務還未真正成熟,但即時零售的時機不容錯過。在電商增速已經極度放緩的當下,高增速的即時電商市場吸引力巨大,根據商務部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預測,2025年即時零售規模將超過萬億元,2030年將超過2萬億元,未來5年CAGR(復合增長率)約為15%。
今天外界的統一認知是,外賣的利潤率低、賺辛苦錢,但即時零售有機會做數碼、服裝等高價值商品,打開高利潤率生意的想象空間。這也是最近的財報季上,資本市場最關注的外賣到電商的轉換,高頻外賣能否反哺核心電商業務。
此前,阿里巴巴電商事業群CEO蔣凡也在財報會電話會上提到遠近場一體化,“平臺將非餐飲在即時零售的業態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近場原生模式,一部分則是遠近場結合模式。”蔣凡介紹,預計未來會有百萬家品牌線下門店入駐淘寶閃購,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為平臺帶來1萬億的交易增量。
閃購能否成為一個全新的行業,突破傳統電商帶來全新增量,阿里的實踐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