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貨物貿易進出口最新成績單。據統計,2025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長態勢,進出口總值29.5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3.5%。其中,出口17.61萬億元,增長6.9%;進口11.96萬億元,下降1.2%,降幅較前7個月收窄0.4個百分點。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央和地方協同發力,促進穩外貿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外貿企業不斷挖掘發展新空間,加碼布局新興市場;國際市場對高技術產品需求旺盛等因素,共同成就了貨物貿易出口的顯著增長。
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般貿易、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對東盟、歐盟進出口增長;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超六成,集成電路和汽車出口增長明顯;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跌,機電產品進口值增長。
具體看,前8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4.93萬億元,增長9.7%,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7%。歐盟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3.88萬億元,增長4.3%,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3.1%。美國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我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為2.73萬億元,下降13.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9.2%。同期,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5.3萬億元,增長5.4%。
前8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6.89萬億元,增長7.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7.1%,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8.59萬億元,增長2.3%,占我國外貿總值的29.1%;國有企業進出口4.02萬億元,下降8.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3.6%。
“在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中,民營企業是核心增長引擎,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長期以來,在政策支持下,民營企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僅強化技術創新與品牌建設,還快速響應國際市場需求變化。伴隨我國外貿結構的不斷優化,今后,民營企業在貨物貿易進出口方面的表現更加值得期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呂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機電產品的出口表現一如既往地亮眼。前8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0.6萬億元,增長9.2%,占我國出口總值的60.2%。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9465.9億元,增長0.6%;集成電路9051.8億元,增長23.3%;汽車6052.3億元,增長11.9%。
從單月看,8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87萬億元,增長3.5%。其中,出口2.3萬億元,增長4.8%;進口1.57萬億元,增長1.7%,出口、進口連續3個月實現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