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1月證監會指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首批編制指南(包括“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應對氣候變化”)后,9月5日,證監會再次指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發布了“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三個環境議題披露指南并公開征求意見。
北交所表示,修訂工作堅持“提供參考為主,不新增強制披露要求”思路,旨在幫助上市公司更好地理解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要求,提升ESG報告編制質量。據悉,北交所上市公司已積極開展ESG信息披露實踐,目前已有貝特瑞等16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ESG報告,展現了上市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積極響應。
北交所修訂《指南》
日前,在中國證監會統籌指導下,北交所修訂了《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自2025年9月5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北交所于2025年1月17日制定發布《指南》及附件《第一號 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第二號 應對氣候變化》。本次修訂圍繞環境相關議題新增系列應用指南《第三號 污染物排放》《第四號 能源利用》《第五號 水資源利用》。
北交所表示,在本次修訂的過程中,堅持以下總體思路:一是提升意識,筑牢可持續發展基礎。在現有披露框架下,《指南》內容聚焦各議題領域的特質風險,引導上市公司立足行業以及自身實際,持續提升可持續發展各領域系統性管理意識,筑牢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基礎。
二是促進規范,明確提示披露要點。《指南》為上市公司列明基本披露要求,將《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11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中的規則條文細化為明確的披露要點,建立規范披露的底線要求。
三是提供參考為主,不增加額外強制披露要求。《指南》旨在為上市公司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提供參考,不增加公司披露負擔。新增具體應用指南的內容基于《指引》要求,不對相關議題設置額外的強制性披露要求。
四是穩扎穩打,持續完善可持續規則體系。《指南》以推動上市公司提高ESG治理意識和促進公司規范運作為目標,穩步制定具體議題相關指南,持續推進21項議題中的重點內容全覆蓋,對《指引》形成有效補充,共同構建完善可持續發展規則體系。
北交所表示,將持續引導創新型中小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穩步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夯實行穩致遠的高質量發展根基。本次公開征求意見結束后,北交所將根據意見反饋情況進一步完善相關指南,履行有關程序后發布。
助力ESG披露質量提升
對于新增系列應用指南《第三號 污染物排放》《第四號 能源利用》《第五號 水資源利用》,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增指南詳細解釋了相關議題的常見風險和機遇,如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導致的產能限制、化石能源開采難度增加等風險,新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引入水循環利用系統降低廢水排放成本等機遇,并提供了披露數據的通用計算流程與方法,如提示常見的污染物類型和披露示例,核算能源用量的具體方法和能耗計算公式、取水量和耗水量的計算公式等。
《指引》則進一步明確了具體信息披露要點,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減排信息、能源總消耗量、總耗水量等具體信息披露要求。三個具體指南仍基于《指引》,為上市公司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提供參考,不增加額外強制披露要求,重點提示相關議題的主要工作流程和示例參考,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領域的實踐能力,有助于引導上市公司踐行新發展理念,提高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質量。
商道融綠董事長、商道咨詢首席專家郭沛源表示,《指南》的發布降低了上市公司實施《指引》的難度,助力上市公司ESG報告的編制能力快速躍升。特別是其中對很多技術問題做了詳細講解,并給出具體流程及實施步驟參考、評分示例等。上市公司把《指南》當作“教科書”,將更容易掌握《指引》。
上市企業積極行動
記者了解到,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北交所考慮到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階段特點,不對可持續發展報告作強制性披露規定,鼓勵公司“量力而為”,循序漸進推動上市公司加強披露。
在此基礎上,北交所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積極性和完整程度日益提升。記者梳理發現,今年貝特瑞、太湖雪、榮億精密、同享科技等1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披露2024年度ESG報告。
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此前表示,公司早在多年前便將ESG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積極布局綠色生產與環保技術。2024年4月,貝特瑞首次發布了《2023年可持續發展暨ESG報告》,明確提出了到2030年實現運營碳達峰、205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60年實現整個價值鏈碳中和的長遠目標。通過這一戰略,貝特瑞計劃以2021年為基準年,單位產品碳排放量逐年下降5%,力求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綠色轉型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全球“雙碳”目標與國際海事組織環保新規的驅動下,國航遠洋將綠色發展上升為核心戰略,通過技術升級與實踐落地,推動公司成為行業綠色轉型的標桿企業。公司表示,綠色船舶更受注重ESG表現的國際大宗商品貨主青睞,可獲取租金溢價。在綠色基建等政策背景下,青矩技術表示將積極服務熱點投資領域,設立工程ESG事業部,聯合多機構編撰團體標準,為基礎設施綠色轉型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