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沈陽開幕。當前,人工智能發展從技術能力驅動轉向需求應用驅動。站在人工智能浪潮的關鍵轉折點,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命題,充分展示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取得的重要發展成果。
業內人士表示,工業互聯網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關鍵載體,“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將持續釋放巨大的倍增效應。要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期,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的賦能賦值賦智作用,助力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及高質量發展。
深化雙向賦能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也是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顯著,政策體系持續健全,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生態建設日益壯大,賦能效應持續顯現。
當下,人工智能技術正助推工業互聯網邁向智能新階段。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雙向賦能效應不斷增強。
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為人工智能提供了數據沉淀基礎、場景數字化條件和算力等數字底座。特別是我國龐大的工業場景和數據資源潛能,有力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正深刻影響著工業互聯網發展,重塑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助力企業和相應產業打造更強大的生態系統。
面對人工智能浪潮,國家也出臺政策給予大力支持。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將人工智能融入戰略規劃、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等,推動產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
“要以時代化為內在動力,堅持協同聯動,把握人工智能關鍵變量,實施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雙向賦能行動。”工信部部長李樂成在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說。
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下,工業互聯網的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更加凸顯。這一點在東北老工業基地表現得尤為突出。
以遼寧為例,作為工業大省,遼寧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迫切、空間廣闊。同時,遼寧產業門類齊全,發揮好工業互聯網的創新驅動作用,加快新技術應用、新模式推廣、新業態培育意義重大。
近年來,遼寧憑借豐富的科教資源、場景資源,圍繞相關技術研發持續用力,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并實現規模化應用,助力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
以特色紡織產業為例,遼寧積極推動特色紡織產業大腦建設。該產業大腦以“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為核心驅動,以丹東為起點,匯聚全省上下游企業,打造覆蓋政府治理、產業協同與企業服務的智能平臺。
其中,特色紡織產業鏈呈現了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到中游生產制造、再到下游消費流通的完整鏈條,清晰展示了各環節的關鍵主體、技術路徑和價值流動。完善的產業大腦,有力推動了遼寧紡織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升級。
深入探索實踐
在沈陽舉辦的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自2024年起移師中國工業博物館。在此之前,活動地點都設在沈陽新世界博覽館。
中國工業博物館見證了我國近現代工業歷史,同時也是沈陽老工業基地的時代縮影。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以“數啟新章 智造新質”為主題。因此,在中國工業博物館舉辦工業互聯網大會別具意義,充分展示了在歷史與新質的交融中傳統工業與現代技術融合共生的生動局面。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大會展館中看到了各企業在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實踐。
在中國聯通展區,企業展示了諸多智能應用。以元景裝備制造行業應用為例,該應用基于聯通元景大模型能力體系,針對裝備制造行業產品設計制造運維等痛點需求,搭建了行業高質量數據集與語料庫,研發了多個應用場景垂類大模型;同時,打造裝備產品設計制造與運維全流程協同平臺,實現全過程場景應用創新示范,推動裝備制造行業智能化轉型。
在新松機器人展區,一臺會接水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注意。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臺智能類人雙臂平臺基于多模態大模型交互技術,自主規劃、執行飲水機接水全流程作業,展現了腦、眼、雙手精確協作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該機器人本體、底層控制系統為自主開發,關節、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為自主設計,這為構建頂層智能系統奠定了基礎。平臺化設計易于針對特殊需求進行定制化改造和持續升級迭代。此外,具身智能系統賦予該機器人感知所處環境、理解自然語言的能力,實現多模態感知,能有效提升指令理解、任務規劃能力,適配生活服務、工業制造等多種工作環境。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近年來,在政策、市場、技術等因素綜合推動下,工業互聯網發展迅速。面對智能化升級大勢,上市公司積極布局,用“數”賦能、以“智”驅動。
以華泰股份為例,這家主營造紙和化工業務的企業,通過產業大腦建設,推動產業數據化升級,實現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日前,華泰股份“瞬捷云鏈造紙產業大模型”通過國家權威機構能力認定評測。
該大模型是華泰股份依托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打造的行業級智能化解決方案。這一模型對造紙產業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產品銷售到倉儲物流、資金流轉等全鏈條核心節點進行了精準建模,通過構建智能制造、智慧供應鏈、智慧營銷、智慧倉儲、智慧資金鏈等多個維度的大模型算法體系,實現了對造紙產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創新服務等層面的即時預測與智能洞察,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華泰股份的探索實踐并非個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并從中嘗到甜頭。
春風動力9月4日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具備全球研發在線協同能力。公司對經驗庫的沉淀與私有模型構建也在推進,基于AI大模型能力向下重構自有垂直領域模型,覆蓋研發、服務、營銷、制造、供應鏈協同、質量等各業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