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為54.44億元,同比增長10.77%,穩居行業第一,其也是行業唯一一家資管業務凈收入超50億元的券商。
近日,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度業績披露落下帷幕,券商資管業務的發展情況也浮出水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資管業務凈收入211.95億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頭部券商憑借投研、渠道、牌照優勢,資管業務持續擴容,有9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均超6億元,其中中信證券穩居行業首位。部分中小券商則在多元競爭格局中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如長城證券、國海證券。
針對下半年發展規劃,多家上市券商表示,將著力提高投研水平,積極提升產品業績和主動管理能力,在優化渠道結構、完善產品創新機制等方面不斷發力。
頭部機構領先優勢鞏固
2025年上半年,券商資管轉型加速,從規模驅動轉向能力導向,頭部機構憑借資源稟賦不斷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為54.44億元,同比增長10.77%,穩居行業第一,其也是行業唯一一家資管業務凈收入超50億元的券商。
廣發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排名行業第二,為36.69億元;國泰海通則以25.78億元的資管業務凈收入,排在行業第三名;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超過10億元的還有中泰證券,為10.78億元。
此外,華泰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為8.93億元;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財通證券、東方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均超6億元。
業務結構優化已成為這些頭部券商發展資管業務的共識。中信證券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私募資管業務構建“客群×區域”的客戶營銷服務新體系,實現各客群規模全面增長,策略譜系不斷豐富;堅定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強全球資管業務垂直管理,境外客群擴展與產品策略創新成效顯著。
廣發證券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旗下廣發資管深化投研核心體系及主動管理能力建設,持續完善產品布局和多元資產配置產品線策略,依托公司全業務鏈加強內部協同,業務結構持續優化。
中小券商深耕細分賽道
從券商資管業務凈收入規模上看,中小券商與頭部券商仍存在較大差距。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這42家上市券商中,紅塔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最少,為0.06億元;華林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居于行業倒數第二名,為0.07億元;西南證券為0.09億元。
但也正是因為較低的基數,加上“船小好調頭”,部分中小券商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如長城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為0.25億元,同比增長79.27%;國金證券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為0.62億元,同比增長45.16%。
從比拼規模到比拼創新產品和服務,不少中小券商正在深耕資管領域的細分賽道。國海證券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產品轉型成效明顯,非純債產品發行數量及規模同比分別增長125%和408%;持續拓寬產品投資范圍,產品收益能力進一步增強,為業務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司資產管理業務通過拓展代銷渠道與委外業務,構建了穩定、可持續的業務增長模式。”長城證券表示,報告期內,旗下長城資管共發行17只私募資管計劃,進一步與多家商業銀行及第三方代銷機構深化合作關系,為多家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及證券公司提供了定制化金融服務方案,有效推動業務規模穩健增長。
強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設
針對下半年發展規劃,多家券商均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空間廣闊,將繼續加強投研體系建設、深化客戶服務能力、提升數字化運營效能。
“資產管理業務將升級資產配置體系,加強策略研發布局,持續輸出高質量產品。”中信證券表示,將完善客戶分層服務體系,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的策略解決方案;強化信息系統建設與智能化應用,進一步提升內控管理能力;持續推進公募牌照申請,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產品及服務。
國海證券表示,投研方面,將持續深化精品投研建設,加強多資產、多策略開發,積極通過優化大類資產配置和交易策略提升長期業績水平;客戶服務方面,聚焦渠道深耕與機構深度合作,并通過專項營銷合作提升規模;數字化運營方面,將以數據驅動為核心,推進智能平臺、數據中臺和算法應用,加速提升業務效能。
光大證券表示,旗下光證資管將堅定功能性定位,鍛煉投資管理內功,圍繞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持續豐富多資產、多期限、多策略產品譜系,并著力提升客戶全方位服務體驗。